血小板是血液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血小板在人体内的正常数量在(-)之间,血小板的数量在正常范围内则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看有没有伴随症状。除了血小板的数值之外,重要的是看伴随症状,看伴随症状的程度和发生的时间。如果血小板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又没有伴随症状,则要考虑是不是病变。
当血小板数值低于时,可能会出现皮肤出血(出血点、紫癜、瘀斑)、口腔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伤口出血时间延长等症状。
当血小板轻度增高,一般是<×10^9/L以下,一般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当它>×10^9/L,甚至是>0×10^9/L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容易出现头昏、脑涨、疲乏、无力、倦怠的情况,这个时候是与血栓事件风险相关,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等血栓事件,比如会出现胸闷,胸痛等心绞痛,心肌梗死症状,再比如出现头晕,说不出话,肢体力量减弱等脑血栓事件;
如果血小板大于0,这个时候与出血事件风险相关,比如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同时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增多,而引起血液循环减慢,出现梗塞的情况,比如脑梗塞、心肌梗塞。同样血小板增多的状况可能还会继发于出血的情况,比如脑出血、内脏出血都有可能会发生。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做骨髓穿刺,确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再给予羟基脲和干扰素进行治疗。
血小板增多症预后如何?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部分起病比较隐匿,病人可以表现为疲乏无力。有的病人,如果脾脏大了以后会出现腹胀,自己摸到腹部有一个包块。少数病人可以有出血。另外,有的病人可以发生血栓,比如肺栓塞、脑梗塞、肾脏栓塞等,还有静脉血栓。有的病人可以出现肢体的麻木、疼痛,甚至于坏疽。
温馨提示:这些都是较为常见,且容易自我判断出来的症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症状。但是无论是什么症状,只要发现自己有不妥的地方,请记住要及时进行求医。在生活中还要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平时保护好身体,避免出现磕绊、跌倒的情况,防止皮肤表面出现细小的伤口,影响了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