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这种疾病,让很多女性长期受到痛经的折磨。服用西药、中药、打针、曼月乐、理疗等,都很容易复发,因为病灶就没清除干净。即使是手术剔除病灶,也有复发的可能,那么,哪种手术方式复发率低,治疗更彻底呢?
我们知道,子宫分为3层,内层为子宫内膜,中间为肌层,最厚,外层为很薄的浆膜层。如果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就成了子宫腺肌病,以往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对引起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缺乏明确的结论。一般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高雌激素刺激有关。
生活中,凡有月经增多、痛经进行性加重的女性,都要想到本病的可能。此外,本病还可导致不孕,部分患者有性生活疼痛。一般医生在腹部检查时,会发现子宫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地硬而压之有疼痛。通过B超一般都可以作出诊断。
子宫腺肌症的复发,除了和子宫腺肌症属于哪种病灶有关系外,还和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关系。子宫腺肌病病变大多为弥漫性,界限不清,所以很少有医生可以彻底切除病灶,所以一般医生会选择切除子宫以绝后患,而技术高超一些的医生,会选择剔除明显的子宫腺肌症病灶,从而使痛经消失。
因为内膜异位增殖脱落后无法排出,所以弥漫性子宫腺肌症的病灶是相对较硬的,医生开腹手术触摸可以感觉到,从而辨别正常肌层或病灶,寻找并挖除分散的病变。而腹腔镜器械操作是无法感知的,只能靠视觉,因为腺肌症病灶弥散,和子宫肌瘤不同,没有假包膜,凭肉眼观察,看不清病灶的界限。所以,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开腹方式要优于腹腔镜,开腹手术做得更干净。
开腹剔除病灶后,医生用可吸收微乔线仔细缝合3~4层,使止血满意,不留空腔,防止因子宫创面血肿,致伤口愈合不良,术后低热或感染。有子宫手术史的女性,一生会沿病人原手术切口,进入腹腔,术中用子宫止血带,在手术挖除病灶时基本不出血。
子宫腺肌症患者,往往伴严重的盆腔粘连,尤其是子宫后壁病灶和肠曲高位粘连,如果腹腔镜下分粘连及电灼止血,可能伤及肠曲。而开腹手术可以用手指细心分离粘连,缝合止血,并切净可见病灶。
开腹手术取出大块病灶比微创手术省时方便,手术结束后子宫手术创面还可以涂防粘连的药物,这都是腹腔镜无法做到的。所以开腹剔除病灶,要比腔镜微创手术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