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这B超做出来总是内膜薄,怎么办?」一个你好不容易把激素调好了,排卵调正常了,输卵管也搞通了,就是反复不能受孕的多囊卵巢患者如是说。
当这样一位就等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的患者举着B超单子愁眉苦脸地坐在你面前时,当一个为渣前男友流过产,现在抱怨自己经量少,担心自己难怀孕的患者等着你来代表月亮拯救她时,你该想到哪些?
何谓内膜薄?其实就是薄型子宫内膜(thinendometrium),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能够获得妊娠的阈厚度。
人们发现5mm~15mm都是可以受孕的,只是经验性地认为7mm以下是子宫内膜薄。直到年,才有人站出来说明:始终小于7mm的子宫内膜就是子宫内膜薄(作者称之为「难治性子宫内膜refractoryendometrium」),因为这样的受孕几率要打折扣!
按照上述定义,子宫内膜薄的患病率只有2.4%,可一旦你遇见一个怎么治都小于7mm,就头疼了。
子宫内膜薄是引起不孕、反复流产、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等生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是生殖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就目前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策略做一总结:
1.宫腔镜检查及治疗
因为子宫内膜薄的首要病因是宫腔操作导致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及宫腔粘连,所有对于该类患者首先应进行宫腔镜检查,尤其是四维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不连续的患者,基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
宫腔镜手术镜头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单纯的宫腔镜检查的镜头,镜头比较细,所以不用扩宫,大多不打麻醉,手术很快,10分钟之内基本可以结束,仅为宫腔检查,如发现问题不能同时处理,最多同时进行子宫内膜的骚刮或轻创,此种手术适合于反复胚胎移植失败但B超提示子宫内膜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可通过宫腔镜检查排除宫腔内异常及炎性疾病等可能,并通过子宫内膜的骚刮或轻创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受孕率;
另一种采用相对粗一些的宫腔镜,手术需要扩张宫颈,才能保证宫腔镜的镜头顺利通过宫颈管,所以患者感觉会比较疼痛,因此手术需要麻醉,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静脉麻醉的方式。此类手术可以一旦发现宫腔问题,可同时进行治疗,对于不是很严重的宫腔粘连,一次手术基本可以解决问题,比较严重患者可能需要2-3次手术。
目前针对宫腔粘连手术多采用冷刀处理,通过微型剪刀逐渐修剪粘连部位,严重的粘连对剪刀损伤严重,而且费时费力,医院采取电刀处理,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但电刀手术会增加内膜损伤的风险。
2.药物促进内膜生殖
促进内膜生殖的药物包括雌激素、改善内膜血供的药物和生长激素等,临床常用的雌激素均是天然雌激素包括补佳乐、芬吗通、爱斯妥等,补佳乐口服用药,芬吗通可口服也可阴道用药,爱斯妥是凝胶经皮用药。改善子宫内膜血供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万艾可等。
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抗凝,万艾可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此外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也具有长内膜的作用。
3.宫腔局部用药
宫腔用药是一种比较新的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主要用在子宫内膜薄引起的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患者,文献报道可显著提高胚胎的植入率。
应用的药物是G-CSF、GM-CSF类,其作用机理可能和宫腔局部的免疫调节及促仅子宫内膜基底细胞的增殖相关。
4.其他治疗
有文献报道针对子宫内膜严重损伤的患者可进行宫腔内干细胞移植的方式促进内膜增长,原理可能和干细胞的增殖效应及免疫效应相关,目前还处在科学研究阶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