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开始预约啦

康原堂凤凰山路中医诊所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但因天气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于体内,到了冬季则发作或加重。“夏治”指夏季天气炎热,某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通过外用、内服等方法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本图来源于网络)

冬病夏治理论依据

冬病夏治其理论依据来源于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之“天人相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等思想。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肌肤腠理开泄,药物通过艾灸、穴位敷贴等方式经穴位、经络直达病处,所以此时治疗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常用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艾灸、穴位贴敷、中药熏蒸、按摩、针灸、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其中艾灸、中药穴位贴敷较为常用,而且疗效显著。

冬病夏治适应症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体质。其常见病种有如下方面:

1、呼吸道疾病:小儿及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

2、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因脾胃虚寒或寒湿内蕴肠腑的人。

3、某些妇科病:某些因寒加重或导致的妇科病,如痛经、月经不调、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4、风湿类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受寒时加重的疾病。

5、某些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

 6、骨伤类疾病:主要有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

 7、冻疮

8、亚健康:常见的如怕冷、易感冒、易疲倦、睡眠不好、腰酸背痛等等。

冬病夏治禁忌症

太小不配合的小孩子、对药物过敏,施灸部位皮肤破损、长有疱、疖,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疾病急性发作期(如发烧、咳喘较剧烈等)以及阴虚火旺的患者均不宜。过敏体质、糖尿病患者慎用。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期间,应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一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二是大量服用寒凉之品,如冰饮料、寒凉水果等。三是慎食大肥甘厚腻之品。四是忌过量运动、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伤。

冬病夏治时间

贴敷疗法一般在夏季三伏天贴敷为最好。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小儿贴敷时间2-4小时。成年人一般4-6小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由于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无论大人或者小孩,若感觉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温水湿润敷贴后提前取下,防止皮肤过敏、起泡。

实际上伏天已经是一年当中夏季最热的时候,在这期间用药效果都不会错的,所以不要拘泥于“三伏”的这三天,提前或者推后几天对疗效的影响都不大。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

年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40天

初伏:年7月12日-年7月21日(10天)

中伏:年7月22日-年8月10日(20天)

末伏:年8月11日-年8月20日(10天)

敷贴前敬请拨打预约-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pkt.com/jbjs/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