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治疗子宫内膜炎之前必须要把握其发病原因,只有把握病因才能够积极的调理身体,尽快恢复健康。那么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炎发生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1.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女性朋友由于体内雌激素下降,阴道内酸度下降及宫颈黏液减少,易出现老年性阴道炎,有可能发展为子宫内膜炎。
2.月经不调等病症。女性患有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月经疾病,增加了经血由输卵管流至盆腔的次数和血量,且每次经期来临时,经血逆流,并伴有强烈子宫收缩,更增加了经血逆流与子宫内膜碎片游离的机会,导致子宫内膜炎发作。
3.经期性生活。经期来临时,因女性经血逆流,若是贸然采取经期性生活,因子宫的收缩作用,体内所排出的子宫内膜碎片也会随着经血逆流,进而引发子宫内膜炎的产生。
4.多次人流手术。由于多次人流手术,导致子宫内压力改变,子宫腔与盆腔、腹腔的压力不平衡,进而使得子宫内膜组织被吸入到盆腔和腹腔,从而引发子宫内膜炎。
5.宫腔手术操作不规范:不规范的宫腔手术操作;消毒不严的妇科检查等都会导致存在于阴道及子宫颈管内的病原菌,上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
6.子宫后倾后屈。正常子宫位置为前倾前屈,以利于经血流出,如果子宫后倾,很容易造成经血流出不畅,积聚在子宫腔,使子宫腔内的压力增加,给经血逆流进入腹腔创造了条件,并发子宫内膜炎的产生。
7.子宫腔内病变:如长期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合并内科疾病,如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则更容易发病。
(一)慢性子宫内膜炎
(1)盆腔区域疼痛,在月经间歇期间出现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酸痛。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
(2)白带增多,因内膜腺体分泌增加所致。一般为稀薄水样,淡黄色,有时为血性白带。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呈脓性白带,并常含少量血液。当子宫积脓时分泌物呈脓性伴臭味。
(3)月经过多,经期规则而经血量倍增,流血期显著延长。不规则出血较少见。
(4)痛经,多见于未产妇女,但严重痛经者少见,可能由于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蜕变坏死,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
(二)急性子宫内膜炎:轻度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如为厌氧菌感染可有恶臭。分娩或流产后发生的急性子宫内膜炎症状较重,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多属轻型。
并发症
1.宫腔积脓:当子宫内膜炎导致宫颈粘连阻塞时,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积聚于宫腔内,可形成宫腔积脓。
2.盆腔炎:急性子宫内膜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进一步发展为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静脉炎等,甚至发展成败血症。
3.不孕:有炎症的子宫内膜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又或是受精卵着床不稳固,导致不孕。子宫内膜炎还会影响胎儿,可引起畸形、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等。
检查
1.阴道检查:应尽量采取宫腔排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涂片检菌,供作用药的参考。窥器检查可见子宫口有大量脓性或污秽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双合诊时子宫颈举痛。宫体因充血水肿而胀大,柔软,压痛明显。
2.血常规检查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计数增多,炎性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等增高。
3.诊断性刮宫:可明确发病原因及排除恶性病变。术前应控制炎症3天,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术中操作应轻柔,因感染的宫壁脆弱,易致子宫穿孔。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其内膜菲薄,刮取时更应注意。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可能残留胚胎组织,应仔细全面刮取,往往可同时起到治疗作用。
4.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因。内膜间质内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炎症时间较久者可见纤维母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
治疗
1.一般处理
(1)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并含有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宜,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2)急性子宫内膜炎应卧床休息,宜半卧位,以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
(3)做下腹部热敷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
(4)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
(5)高热时可物理降温;
(6)应避免过多的妇科检查以防止炎症扩散。
—END—
这些热门文章你可以抽空看一下1.宫颈息肉是什么?宫颈息肉到底有多可怕?反反复复是它的标志!
2.90%的女性不知道,宫颈炎这3种情况不需要治疗!
3.靠打黄体酮才来月经,后果吓人!
4.摊上盆腔炎,事儿就大了,教你轻松自测盆腔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