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女性内生殖器(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都称为盆腔炎。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厌氧菌以及性传播的病原体如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等。主要传染途径有:经血循环传播、经淋巴系统蔓延、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及邻近脏器感染后的直接蔓延等。女性外生殖器的外露部分有开口,与深藏于盆腔的内生殖器又是相通的,病原体很容易由此直接或间接上行感染而引发盆腔炎。女性生殖器的自然防御机制容易受到破坏,月经期、分娩、妇科手术、过度而不洁的性活动、不良的卫生习惯等等因素均可以使女性生殖系统原有的自然保护机制受到破坏。此外,如果性关系混乱,互相交叉感染使某些特异性疾病通过性行为而厂泛传播,因此而导致的特异性盆腔炎发病率也比较高。医源性感染广谱抗生素的大量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放、化疗的强度增加,各种妇科手术及计划生育手术均可以因为患者的防御能力下降而使盆腔内受到感染。结核病、阑尾炎、外科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等疾病和因素也容易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主要症状有下腹疼痛、白带量多、色黄腥臭,多伴有发热等钝全身症状。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病原体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有时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也可引起亦可见混合感染。感染往往通过淋巴系统(如产后感染)、血液循环(如结核菌感染)或生殖道(如葡萄球菌淋球菌感染)蔓延、扩散。按发生炎症的部位不同,可有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统称子宫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卵巢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培养组织炎之分,但往往几部分炎症可先后发现或同时发生。重者可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急性炎症未经彻底治疗可转变为慢性盆腔炎,后者往往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不但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且为造成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急性炎症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至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慢性炎症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以及身心健康。
急性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发病时下腹痛伴发热,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月经期发病可有白带增多。若有腹膜炎,则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若在腹膜外可致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淋病奈氏菌感染起病急,多在48小时内出现高热、腹膜刺激征及阴道脓性分泌物。非淋病奈氏菌性盆腔炎起病较缓慢,高热及腹膜刺激征不明显,常伴有脓肿形成。若为厌氧菌感染,则容易有多次复发,脓肿形成,患者的年龄偏大,往往大于30岁。沙眼衣原体感染病程较长,高热不明显,长期持续低热;主要表现为轻微下腹痛,久冶不愈,阴道不规则出血。
医生检查可发现患者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腹胀,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盆腔检查:阴道可能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将宫颈表面的分泌物拭净,若见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外流,说明宫颈黏膜或官腔有急性炎症。穹隆有明显触痛,需注意是否饱满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宫体稍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若为单纯输卵管炎,可触及增粗的输卵管,有明显压痛若为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则可触及包块且压痛明显宫旁结缔组织炎时,可扪到宫旁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或两侧宫骶韧带高度水肿、增粗,压痛明显;若有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穹隆或侧穹隆有肿块且有波动感,三合诊常能协助进一步了解盆腔情况。
慢性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1)慢性盆腔痛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以及腰骶部疼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有文献报道约20%急性盆腔炎发作后遗留慢性盆腔炎。
(2)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或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有文献报道一次盆腔炎发作,不孕危险为13%,两次为36%,3次为60%-75%.
(3)月经异常盆腔血可致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子官内膜炎常有月经不规则,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有脓性分泌物。
(4)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因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失眠,周身不适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5)体征若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蒂组织炎时,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有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