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即月经来潮前半个月左右,是子宫内膜分泌期,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此时黄体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使子宫内膜持续增厚,子宫内膜厚且松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发育。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变薄。在月经周期的第1-4日,在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影响下,子宫内膜的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底层脱落。来月经前24小时,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出现节律性收缩及舒张,造成强烈的血管痉挛性收缩,导致远端血管壁及组织缺血坏死、剥落,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及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即月经来潮。
子宫内膜的分泌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分泌早期
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这段时间内,子宫内膜持续增厚,超过5mm;子宫内膜腺体变得更长,呈明显弯曲的状态;子宫内膜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弯曲。
二、分泌中期
月经周期的第20-23日。子宫内膜比之前变得更厚,呈锯齿状。此时,血液中的许多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和上皮细胞分泌的结合蛋白结合,进入子宫腔内。子宫内膜间质更加疏松、水肿,螺旋状小动脉进一步增生并卷曲。
三、分泌晚期
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现在是月经来潮前期,子宫内膜此时呈海绵状,厚度达到10mm;子宫内膜间质更疏松,呈水肿状态。
温馨提示 生殖问题不容小视,云南治疗白癜风白淀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