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呈带状分布的疱疹性皮肤病。常发生在一侧胸胁、腰肋及头面部。
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从呼吸道侵入感染引起。
多数人被病毒感染后并不立即发生临床症状,而是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因感冒、过度疲劳发病时,该神经分布区出现带状疱疹。
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如何诊断:
1.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2.有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3.中间皮肤正常。
如何预防
(1)抗病毒药物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2)疫苗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该疫苗需接种2剂,接种间隔为2个月,接种后可以达到90%以上的保护效率
中医艾灸
主穴
1大椎2肝腧3曲池4夹脊5太冲
肝经火盛
多发生于腰肋部,疱壁紧张,基底潮红,痛如针扎,兼头痛口苦,烦躁易怒,便秘溲赤。
脾经湿热
多发生于胸胁或面部,疱壁松弛易破,破后渗液糜烂或化脓,伴纳呆疲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