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颈细胞学样本中,即使避开了月经期,也是有可能收集到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宫颈管的狭窄,阴道后穹窿的凹陷使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有时滞留在宫颈口附近,取样刷有一定的概率刷取到这些细胞。子宫内膜细胞由于取材因素的制约,形态学上的判读准确性大幅度降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目的更多的是识别这种细胞,而对其良恶性的判读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密切结合临床病史。
子宫内膜细胞大多成团的出现,并且具有非常典型的三维立体结构,不同的制片方法对于镜下子宫内膜形态的特征影响较大。由于制片过程中没有外力的挤压,沉降式技术制片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传统涂片,内膜细胞团被压得最扁平,与HSIL有时候很难区别,是诊断中的陷阱。
膜式液基制片,一定的外力作用,内膜细胞团也是呈扁平的结构,有经验的医生还是可以准确判读
沉降式技术,内膜细胞团呈现典型的立体结构,熟悉这个特点是极容易发现并准确判读内膜细胞团的。
正常的子宫内膜细胞通常成团出现,但是在不同月经周期脱落的内膜细胞团,形态上稍微有所差异:月经前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胞浆少,细胞核拥挤排列,常形成球形的细胞团,细胞团中央经常可见梭形核的间质细胞,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核仁此时一般不明显(图1)。;月经中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由于含有粘液而胞浆看起来增多,往往形成小的胞浆内空泡;此时内膜细胞团完全由内膜腺上皮组成,不伴有间质细胞,细胞簇的链接不如前期密实,外围可以有疏松的感觉;核的大小与中层鳞状上皮细胞的核等大,可以见到小核仁,核仁可以多个,常贴在核膜边上(图2)。此外,增生期出现的子宫内膜细胞团,有时候可以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轮廓结构,细胞团为球形,中间是由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构成的轴心,外围则是体积较大的腺上皮细胞(图3)。
图1:月经前期的子宫内膜细胞团:常为球形结构,三维立体感明显,周边聚集紧凑,外围是内膜腺上皮细胞,胞浆稀少,因此形成“桑葚样”外观。细胞团的中间无法看清,由梭形的间质细胞组成。
图2:月经中期的子宫内膜细胞团: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胞浆内有时可见明显的小空泡。常为单个,与颈管细胞的分泌性的“洗衣粉泡泡”不同的是,内膜细胞胞浆内空泡感觉像是吹出来的“肥皂泡泡”。
图3:呈现出“双轮廓”结构的内膜细胞团,中间为梭形间质细胞构成的轴心,外围是腺细胞。
子宫内膜细胞团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典型的三维立体结构。
2.胞浆稀少,有时可以出现胞浆内独立的粘液空泡。
3.核大多为圆形,也可以为肾形或不规则形。
4.核仁通常不明显,即使出现细小的核仁,也常贴着核膜而不居中。
5.常常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宫颈细胞学样本由于不是对于内膜细胞的直接取样,能偶尔刷取到的内膜样本的时间通常只是月经期和随后少数几天,其正常上限为月经周期的第12天。
宫颈TBS报告系统对于见良性子宫内膜细胞的报告年龄起始时间做了规定,版定为40岁,版提高到45岁。评估内膜状态的最好取样时间是从月经来临之后的第12天算起至下次月经来临之前。大于45岁的女性报告良性子宫内膜细胞的意义在于提示临床医生要注意评估有无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由于子宫内膜细胞病变与HPV感染无关,形态学的报告对于发现子宫内膜病变有着更大的意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