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治病,效如桴鼓

德国强力白蚀消 http://m.39.net/disease/a_9338473.html

《素问·刺疟》云:“十二疟者……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素问·缪刺论》亦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

承淡安先生所著的《中国针灸学》提出华佗夹脊穴为自第1椎至第17椎,每椎下从脊中旁开0.5寸,凡34穴。此后王乐亭先生将华佗夹脊穴定位于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旁开0.5。

一.验案举例1.呃逆陈某,男,50岁,主述:呃逆1周。现病史:患者素有胃痛,1周前喝酒过量,随即出现呃逆不止,伴胸胁疼痛不适。医院经西药封闭和中药内服治疗均无效。刻诊:患者呃声连连,难以自忍,声音高亢,苔黄腻,脉弦数。针灸治疗:取双侧T3、T5、T7、T9、T11华佗夹脊穴,加内关、公孙、梁丘、足三里、丰隆。操作方法:病人采用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针点刺华佗夹脊穴,强刺激,不留针。然后采用仰卧位,针刺内关左、合谷左、梁丘右、足三里右、丰隆右、公孙右穴。平补平泻,留针30min。出针后,呃逆即止。连续治疗3次,呃逆消失。1周后随防,未复发。按语:呃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但均与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膈肌痉挛相关。本案患者呃逆发生时间短,声音高亢,胸胁疼痛,苔黄腻,脉弦数,属呃逆实证。中医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呃逆,均属胃气上逆所致,治疗当以和降胃气为主。本案治疗取与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胃俞、肝俞相对应的夹脊穴,一方面舒肝理气、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另一方面,通过神经节段起到调节神经的作用。内关配公孙,属八脉交会穴中善于和胃降逆的一对配穴;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梁丘为胃经郄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丰隆为胃经络穴,诸穴相配,共同起到通降腑气、和胃化痰、降气止呃的作用。2.颈肩综合征陈某,62岁,家庭妇女。主诉:肩臂疼痛,右上肢麻木半年。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因受凉而出现肩背疼痛,活动受限,自贴伤湿止痛膏,有所好转。以后逐渐发展为右上肢麻木不适,手指伸缩不利,时时头晕。诸症与天气变化和劳累相关。X线片检查,颈椎生理曲线变直,C5、C6棘突轻度唇样改变,确诊为综合型颈椎病引起的颈肩综合征。针灸治疗:取C5、C6的华佗夹脊穴以及风府、大椎、风池双、天宗右、秉风右、曲垣右、肩髃右、曲池右、外关右、合谷右、中泉右、后溪右。操作方法:病人采用侧卧位,用30号1寸针针刺颈背部穴位,用30号1~1.5寸针针刺上肢穴位,平补平泻,留针20min。出针后,在阿是穴点刺放血并配合拔罐。病人当即感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6次后,诸症明显好转。连续治疗12次,颈肩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手指麻木痊愈。按语:本案是由综合型颈椎病引起的颈肩综合征,治疗当标本兼顾,取穴当近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取颈部风府、大椎、风池和C5、C6的华佗夹脊穴,意在祛风活络、通经止痛,改善因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和神经根而引起的肢麻、头晕及肩背痛等症状。循经远部取天宗右、肩髃右、曲池右、外关右、合谷右等,起到通经、活络、止痛,以改善局部的疼痛、麻木症状。3.坐骨神经痛王某,女,57岁,图书管理员。主述:左侧臀部、下肢后侧、小腿外侧放射性疼痛一月。现病史:患者曾有腰痛史。一月前因感冒后逐渐出现左侧臀部、下肢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踝放射性疼痛,下肢发凉,昼轻夜重。严重时疼痛难忍,左下肢跛行。与气候变化和劳累相关。X片见L3、L4、L5骨质增生。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确诊为因腰椎骨质增生,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继发型(根型)坐骨神经痛。曾医院接受针刺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故前来我处要求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取双侧L3、L4、L5华佗夹脊穴,环跳左、居髎左、承扶左、委中左、足三里左、阳陵泉左、绝骨左、昆仑左。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用30号1~3寸毫针针刺,平补平泻,留针20min。出针后,在阿是穴点刺放血配合刮痧。病人当即感觉左侧臀部和下肢发热,疼痛明显减轻。治疗3次后症状改善。前后共治疗12次,坐骨神经痛症状完全消失。嘱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累。随访3月未犯。按语: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型(干型)和继发型(根型)两种,本案属于后者。是因腰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加之感受风寒之邪,致使经络不通,气血淤阻而诱发。针灸治疗当通经络、活气血、止疼痛。故取穴以腰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取腰部的华佗夹脊穴,意在改善因腰椎骨质增生而压迫神经根的状况,循经远取,意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的下肢发凉、疼痛等症状。实践证明,放血疗法是治疗疼痛的有效方法;刮痧疗法可推动血液循环,也是治疗肢体麻木、发凉、疼痛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4.带状疱疹秦某,女,38岁,商人。主诉:右下腹皮肤刺痛,并见少量丘疹。现病史:患者2d前突觉右下腹皮肤发热、刺痛,接着在该部位出现一些簇聚成团、又红又肿的小丘疹,疼痛难忍,昼夜难眠。根据其症状,确诊为带状疱疹。针灸治疗:取双侧相应神经节段的L4、L5、S1、S2华佗夹脊穴,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太冲、公孙、局部阿是穴。操作方法:病人先采用俯卧位,用30号1.5寸毫针点刺背腰部的华佗夹脊穴,强刺激,不留针。然后采用仰卧位,用30号1~1.5寸针,先在疱疹周围局部皮肤围刺5~6针,再针刺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太冲、公孙等穴。曲池、太冲用泻法,余穴平补平泻,留针20min。每天1次。肌注:阿昔洛韦mg\每日2次。3天痊愈。按语: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簇集状丘疱疹、局部刺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该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时被激活而发病。疱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出现于身体的某一侧,发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过敏及腰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疱疹。棘手的是,该病还往往留下疼痛不止的后遗症,以至某些病人数年后还残留发病部位的神经痛。该案例带状疱疹发生在右下腹部,故治疗取相应的华佗夹脊穴以刺激其神经根,从而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调畅气血,通络止痛。皮损局部围刺,配合曲池泻热,太冲行气,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公孙等益气血、祛痰浊、止疼痛。“地龙液”为清热凉血、通络止痛的要药,临床实践证明,用该液涂抹疮疡等皮损,疗效十分确切。二.讨论华佗夹脊穴位于胸1至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处于重要的解剖位置。内与大脑中枢、五脏六腑,外与体表皮肤、四肢百骸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华佗夹脊穴与经络、脏腑、神经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华佗夹脊穴是人体除背俞穴外,和经络脏腑直接沟通、转输、流注的腧穴。它依附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借助于气街、四海的横向联系,起到了包括背俞穴在内、其他腧穴起不到的调节枢纽作用。由于华佗夹脊穴具有平阴阳、和五脏、通六腑、扶正祛邪等功能,用它配合辨证取穴,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和疑难杂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运用脊柱平衡疗法和华佗夹脊疗法相结合治疗呃逆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并验证60例呃逆患者,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8岁;男20例,女40例;男女比为1:2;病程最长为20天,最短为2天;治疗次数最长为15次,最短为3次;平均9次治愈。      2 治疗方法       脊椎旋转复位法 患者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颌部,令患者低头,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再使其向患侧屈至最大限度。然后将其头部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即用“巧力寸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弹跳感,表示复位成功。本法适用于颈型呃逆和颈椎病。顽固性嗝逆大都有C4受累的表现。   胸椎对抗复位法 患者坐位,两手交叉扣住并抱于枕后部。术者站其后方,两手臂自其两腋下伸入,并握住其两前臂下段,一侧膝部顶压住患者胸椎处,然后握住前臂的两手用力下压,而两前臂则用力上抬,将其脊柱向上向后牵引,而顶压住患者胸椎的膝部也同时向前向下用力,与前臂的上抬形成对抗牵引。持续牵引片刻后,两手、两臂与膝部协同用力,做突发性的、有控制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喀”的弹响声。胸椎5-胸椎12由上到下依次运用矫正复位手法。先左后右。

  循经辨证取穴法 采用揉拨按压双侧华佗夹脊胸6-胸12段;背俞穴取:双膈俞、膈关、脾俞、胃俞、大肠俞;募穴取:膻中、中脘、关元;四肢部取:双内关、足三里、丰隆;奇穴可取:中魁穴,每穴点按揉约1分钟,若伴肝郁气滞可配期门、太冲、阳陵泉、缺盆穴。      3 结果    本组60例呃逆患者,痊愈52例,占86.7%;好转7例,占11.7%;无效1例,占1.6%。总有效率为98.4%。      4 典型病例      患者刘某某,男,46岁。两天前因情志不和,恼怒抑郁,而引起呃逆连声,严重影响饮食和睡眠,伴胸闷脘胁胀满,善太息,遇情志不畅而加重,舌苔薄白,脉象弦。初步诊断为,呃逆(肝郁气滞型)采用脊柱平衡疗法,配期门、太冲、阳陵泉、缺盆穴治疗1周痊愈,恢复正常工作,1年后随访疗效巩固无复发。      5 讨论      脊柱平衡疗法是建立在现代医学解剖学和中医经络学说观点的理论基础上,针对脊柱的移位异常,运用脊柱平衡疗法,来矫正偏歪和移位的脊椎,调节脊椎及肌肉韧带,对神经、血管的挤压卡的影响,从而起到“离而复合”达到“松则通”“顺则通”。取华佗夹脊胸7-胸12段,善治肝、胆、脾胃病及内脏病。背部腧穴是脏腑之气输注的部位,背腧穴为阳,为阴病行阳,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胸腹部的腧穴,募穴为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二者相配属于前后、阴阳、俞募配穴法,善治一切脏腑病。双内关穴善治心、胸、胃的病变,具有宽胸理气,调理气血,降逆止呕的作用,双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化生气血,使腑气通畅,丰隆穴具有化痰利膈的作用,中魁穴为止呃逆经验穴。

亚健康手法调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pkt.com/rhzl/1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