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讲
栏目推出市民群众 梅汉尧,江门市骨科研究所、医院骨三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案例回放一年前,家住蓬江区的谭女士突然感到腰背部有疼痛感,不仅如此双下肢还出现了麻木乏力,走路无法走远,走远时腿麻木乏力加重,走路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本来想着休息一下就没事了,可谭女士却发现自己的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反反复复还越来越严重了,站立一会儿腿就麻木乏力,摇摇欲坠……难医院就诊,CT检查结果提示其“胸椎T11-12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并胸椎管狭窄”,并为她作保守治疗。
谭女士进行了一年多的保守治疗后,麻木症状未见好转,且双腿乏力到已经无法正常站立,小便困难只能靠插尿管导尿,且长期卧床,谭女士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为什么一开始谭女士选择保守治疗呢?听听医院骨三科梅汉尧主任怎么说!
▲梅汉尧主任带领科室医生查房
胸椎椎体的后方就是我们人体的脊髓,支配人体活动的神经组织就藏在脊髓中,胸椎T11-12节段后纵韧带增生骨化的这块巨大的“硬骨头”引起胸椎管管腔狭窄,压迫“娇嫩”的脊髓与神经。
即便患者病情明确和存在手术指征,但由于增生骨化的骨块巨大,在缺乏专科先进技术设备的保驾护航和医生高超手术技巧的支持下,该类脊柱手术致瘫痪的风险也会极高或因减压不彻底而致症状不缓解、疗效差,这也是为谭女士选择保守治疗的主要原因。
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意愿强烈饱受病痛困扰的谭女士和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医院骨三科寻求进一步治疗的办法。
接诊谭女士的是骨三科医生吴卫源,他当即安排其入院治疗并逐步完善相关检查。吴医生发现谭女士胸椎T11-12节段后纵韧带巨大骨化并严重压迫胸椎椎管,于是他立即向骨三科主任梅汉尧汇报了患者的病情。
▲脊柱MR显示脊髓神经受压(红色箭头指示骨化块)
梅汉尧主任组织全科医生对谭女士的病情进行了讨论,确诊她为胸椎管狭窄症(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考虑到患者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脊髓神经压迫症状严重并呈进行性加重、手术指征明确,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意愿强烈,梅汉尧主任决定为谭女士进行手术治疗。
▲脊柱CT(红色箭头指示骨化块)
▲脊柱CT(红色箭头指示骨化块)
骨三科手术团队为患者找回生活的自信梅汉尧主任带领骨三科手术团队为谭女士定制了手术方案,医院的“涵洞塌陷法”度胸脊髓环形减压术,这项手术的好处在于能度全方位充分解除胸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并在高科技医疗设备超声骨刀的辅助下,提高手术过程中切骨的精准度,极大地减少这类手术硬膜撕裂、脊髓神经损伤的发生。
▲术中椎管度减压
▲梅汉尧主任带领吴卫源主治医师、陈伟健医师为患者实施手术
▲切除的骨化块
谭女士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后再来复查时,她已能正常行走,拔除尿管且大小便正常,谭女士再也不受疾病的折磨了,她激动地握着吴医生的手说:“我终于不需要自己插尿管导尿了,谢谢吴医生,谢谢骨三科全体医护人员!”
▲患者术后3月行走照
“胸椎管狭窄”是怎么样导致的呢?梅汉尧主任介绍,“胸椎管狭窄”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椎管容积减少进而产生的胸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常见的原因有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胸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
▲脊柱术后CT显示骨化块已被切除
胸椎管狭窄症并后纵韧带骨化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一旦出现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致残率高,保守治疗往往无效,最终多需要手术治疗。又因其解剖学特点,治疗难度大,脊髓损伤致截瘫的风险高、并发症多,临床上一直对胸椎管狭窄症的术式选择较为谨慎。
“胸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是极大挑战,超声骨刀来助力!梅汉尧主任表示,胸椎管狭窄症并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好,甚至会延误病情,所以手术治疗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但手术又存在不可预知的高风险,由于椎管内操作空间狭小,椎板咬骨钳很难进入椎管,又因每一步操作都在脊髓附近,椎板咬骨钳勉强进入会极大地造成继发性神经损伤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脊髓损伤而瘫痪。
以前因手术设备和器械的限制,手术过程既漫长又如履薄冰,曾被专家誉为“令医生折寿的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引进如超声骨刀等,能提高切骨精准度,减少术中硬膜撕裂、脊髓神经损伤的发生,加上对胸椎管狭窄症的认识不断深入,该病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讲堂回放第一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且行且珍“膝”!
第二讲有一种运动损伤叫“锤状指”,一不注意就手指畸形了!
第三讲有图有示范!一起跟着学,摆脱颈椎病!
第四讲崴脚了怎么办?很多人都做错了!
第五讲肩痛总在夜间发作!你还hold得住吗?
第六讲走路脚疼?简单四招帮你远离疼痛!
第七讲好好的腰椎间盘,怎么它就突出了呢?
第九讲医生,骨头断了,为什么还不立即手术呢?!
第十讲不就跳个舞吗?怎么就骨折了,原来真凶是......
第十一讲老人膝盖痛,预防很重要
第十二讲对不起,让您“肩熬”了2年!
第十三讲踝关节扭伤,及时正确处理很重要
第十四讲肩膀痛?要找准罪魁祸首,莫要怪“肩周炎”
第十五讲又想运动又想保护腰椎应该怎么做
第十六讲久坐!小心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第十七讲你的膝关节“老化”了吗?
第十八讲肩膀痛!别以为锻炼一下就没事
第十九讲这一类颈椎病不可随便按摩,有瘫痪风险!
第二十讲“跷二郎腿”“下蹲”一不小心就会脱臼?
第二十一讲突出来的腰椎间盘还可以“按回去”吗?听医生说!
江门市骨科研究所简介点击收看相关介绍江门市骨科研究所成立于年,由医院骨伤科八个亚专科组成,是广东省首批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首批中医名科,江门巿临床重点专科。八个亚专科分组包括:
?骨伤科一区(四肢创伤外科)
?骨伤科二区(骨关节病科)
?骨伤科三区(脊柱外科)
?骨伤科四区(手足显微外科)
?骨伤科五区(关节创伤科)
?骨伤科六区(脊柱外科)
?骨伤科七区(整脊正骨科)
?骨伤科八区(四肢创伤外科)
八大专业病区,都有自己特色的诊疗技术,它们如同八根坚实的砥柱,支撑起学科发展的“大厦”,目前,骨研所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协调发展的骨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基地。具有丰富疑难危重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手段的能力。率先在五邑地区开展骨科三维重建3D打印技术,组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区域治疗中心,并成功进行全市首台骨科机器人手术、首家引进超声骨刀技术,未来将致力于发展骨科精准诊疗技术,提高手术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
专科链接医院骨三科是脊柱退变性疾病、急性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脊柱畸形、脊柱感染等脊柱相关疾病为主攻方向的专科。
该科坚持微创理念,以微创技术为突破口,成功开展的微创手术包括:Mast-Quadrant微创可扩张通道系统下行腰椎手术,经皮穿刺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及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此外,科室还坚持发展中医特色治疗,通过继承和创新,形成系列中医特色鲜明的诊疗规范。尤其在脊柱相关疾病的保守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科治疗特色包括整脊手法、穴位按摩、中药封包外敷、小针刀、针灸、拔火罐、中药熏蒸等。
医生推荐梅汉尧
医院骨伤科三区(脊柱骨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从事脊柱骨科专业临床工作32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和脊柱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颈椎病等脊柱退变性疾病;擅长治疗脊柱外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四全天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室)
预约挂号()、(办公时间)
周永顶
主任医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从事骨科专业20余年,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近10篇,获江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年12月—年12月在武汉华中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各类脊柱、关节创伤,脊柱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疾病,骨骼先天性畸形、骨感染、骨结核、肢体修复与重建方面的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周五上午全天
诊室:
翁志辉
主治医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师承广东省名中医翁凤泉,擅长运用整脊手法、小针刀、微创脊椎手术手段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
吴卫源
主治中医师,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承广东省名中医翁凤泉,擅长运用整脊手法、小针刀等传统方法、微创手术等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网球肘、肩周炎等疾病。
林俊桂
主治中医师,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承广州中医院梁德教授。擅长运用整脊手法、小针刀、针灸等传统方法,微创手术等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网球肘、肩周炎等疾病。
黄浩炜
主治中医师,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陈博来教授,擅长运用整脊手法、小针刀等传统方法、微创手术等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网球肘、肩周炎等疾病。
陈伟健
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承广东省著名脊柱专家晋大祥教授。临床上擅长运用徐氏棍点理筋手法、小针刀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及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脊柱结核、网球肘、肩周炎等骨伤科疾病。
郑乙
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许学猛教授。擅长运用整脊手法、小针刀、针灸、扶阳火艾灸等传统方法,微创手术等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网球肘、肩周炎、膝骨关节炎等疾病。
文章来源:骨三科
图/文:陈伟健
编辑:黄玉妍刘森
审核:梅汉尧
长按识别图中 新冠肺炎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