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又称子宫体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有:
(1)超重肥胖会明显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2)未孕未孕者比生过一个小孩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特别是因不排卵所致的不孕,因持续受雌激素的作用,缺乏孕激素的对抗和调节,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和癌变。(3)晚绝经52岁以后绝经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会增高2.5倍,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的妇女发生内膜癌的危险会增加4倍。(4)糖尿病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相比正常人增加2.8倍。(5)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相比血压正常者增加1.5倍。(6)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不排卵,会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7)卵巢肿瘤卵巢肿瘤能产生较多的雌激素,这些雌激素可长期刺激子宫内膜,使其增生甚至发生癌变。(8)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长期、持续使用外源性雌激素,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症状:
1.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绝经后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流血。
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
3.下腹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科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下面借一组漫画了解一下子宫内膜癌吧!
我们都知道,绝经就是不来月经了。纠纠缠缠那么多年的月经,说不来就不来,这是为什么呢?
为啥绝经后就不应该再来月经了?
机器工作久了都有磨损,卵巢工作久了,自然也会“疲惫”啦,分泌雌激素液跟不上了,因此月经也就不来了。
有的人绝经以后又出现出血,哈?难道又来月经了?
先别忙着高兴,这些伪装成月经的出血,可能是因为身体内有破坏分子哦。
破坏分子都蒙着面,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或者老年性阴道炎,要想揭开这些破坏分子的面目,将它们绳之以法,就要通过医生的诊断。
以子宫内膜癌为例,因为子宫和阴道是通的,所以只要有肿瘤作恶,出血就会作为首发症状露出马脚。
量也不会很大,通常是一点一滴的。
医生遇到绝经后出血,首先会给阴道做一个检查,看看出血是不是来自宫颈的部位或者是阴道。
宫颈和阴道没有发现出血的问题,医生通常就需要做超声检查,了解宫腔里面的情况。
绝经以后子宫内膜的厚度是不应该超过5mm的,若是超声发现宫腔内有异常信号,或者子宫内膜的厚度超过了5mm,表示有情况!
下一步就可能需要做宫腔镜的检查,医生们拿个镜子进去,在麻醉的情况下伸到宫腔里面,仔细看看子宫这个“人质”是不是还安全。
若是在宫腔镜检查下发现人质已经被策反了,通常还会需要活检来获得病理检查。
当然,除了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也是绝经以后导致子宫内膜增厚以及出血的常见原因,宫腔镜手术可以在检查的同时,把息肉给“切了”。
如果确诊了是子宫内膜癌,也并非束手无策,还有手术这个”终极大杀器”。
因为子宫内膜癌通常发现这些症状的时候肿瘤还没成气候,通过手术是可以掐灭这个星星之火的,5年以上生存率在90%以上。
所以,发生绝经后出血,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就诊。哪怕出一滴血也不行,万一耽误了病情,一旦肿瘤扩散到子宫之外,治疗就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了。
作者:龚晓明
插图:陈基施展
看完了这一组漫画相信大家对子宫内膜癌也了解了不少。
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往往认为自己阴道不规则出血是正常症状,没什么大碍,没有及时来院检查,殊不知这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信号!常常错过最佳就诊时间,追悔莫及!
因此当身体出现异常状况,医院检查,比如血性或脓血性白带,或已绝经一年后,又见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等,而且年龄越大,绝经间隔越长,则癌变越趋于恶性,同时下腹部、盆腔部位的疼痛也有可能是病变的信号,必须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预防:
1、重视绝经后和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的诊治;2、正确掌握雌激素的应用指征及方法;3、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长期应用雌激素及他莫昔芬等,应密切随访或监测。
4、改变生活习惯,节制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的发生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