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企助力完成国内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
本报讯(记者刘晓平)近日,世界第二个、中国第一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MoyoAssistExtra-VAD)顺利完成首次临床试验,为一位等待心脏移植的年轻女士迎来12天的黄金时间。该设备由苏州科技城企业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医院联合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来自广州的李女士(化名)今年31岁,年6月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医院进行了一次手术。但是术后病情并未好转,反复出现胸闷气促,而且症状不断加重。
医院,专家诊断李女士急需进行心脏移植。可是心脏移植需要等待捐献者,从生命垂危的等待开始,到合适的心脏出现结束,如何在这段时间支撑患者的血液循环?
经过专家讨论后,医院决定对李女士采用微创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方案。据介绍,该技术能在器官衰竭的早期逆转或减缓器官衰竭的进程,但此前仅有一家国外公司拥有该技术,经过前期多轮动物实验证明技术可靠性后,此次是由武汉协和和心擎医疗联合研发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的首场采用。
手术中,医生经肋间切口自右上肺静脉置入28F静脉插管,引流口伸入左房,经腋动脉置入8毫米人工血管外接引流管路。患者术后1天,尿清亮、无溶血,术后3天,可坐起自主进食,术后5天,可下床站立活动。其间创伤小、恢复快,辅助装置运转稳定,呼吸循环指标正常稳定。患者抗凝管理容易且稳定,机械辅助循环装置血液相容性高,破坏小,辅助期间患者未输注血小板,输血量少。这些体征都表明此次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临床试验的成功。
12天后,患者终于等到了合适的心脏,成功进行心脏移植。目前,患者血液循环稳定、心率平稳,整体恢复状态良好。
对于这次临床试验,董念国教授评价说:“心擎医疗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创伤小,循环支持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小,因此患者恢复快,而且价格合理,真正意义上达到让暂时无法适配到供心的患者等得了用得起。”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年创立于苏州科技城,创始人徐博翎是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拥有英国剑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双博士学位。在她领衔下,心擎医疗在体外生命支持设备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具备国际公认提升血液相容性的核心技术途径——磁悬浮技术、最新计算流体力学优化技术和特殊轴承结合驱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除了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心擎医疗还在研发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温血器官转运平台、新一代体外膜肺氧合等。目前,心擎医疗已经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