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开展医院脊柱关节外

近日,医院脊柱、关节外科成功为一名腰2椎体骨折(AOSpineA3型)的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手术顺利,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患者可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21岁患者张霞(化名)因腰2椎体骨折7天转入医院脊柱、关节外科住院治疗。入院后医生为其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提示腰2椎体压缩高度超高40%,椎体后缘有骨块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脊柱不稳定,需要手术处理。因患者年龄偏小,传统的手术要切大切口,广泛的剥离椎旁肌肉,容易造成肌肉失神经支配,出血多,损伤大,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加快其康复,术前科室进行认真讨论,查阅资料,制订详细的手术计划,并决定由副主任医师陈进等组成的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情景(向上滑动阅览)

术前皮肤定位

术中经皮穿刺

穿刺侧位术中监视

穿刺正位术中监视

术中上锥弓根螺钉

插棒后正位监视

插棒后侧位监视

术后微创切口

该技术的开展在纳雍尚属首例,拓宽了脊柱、关节外科的诊疗范围,填补了科室的技术空白,标志着纳雍县的脊柱外科技术上升到更高层次。

据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由于其特殊的连接杆置入技术,使其对椎旁肌肉的扰动减到了最少的程度,实现了微创化理念。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该微创技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是相当常见的,也常用来做经皮脊柱内固定术,这是由于其在脊柱三柱固定生物力学方面的优越性。人们在力求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安全和准确的同时,又探索着运用微创的手段经皮植入椎弓根螺钉。近年来,经皮椎弓根途径穿刺并行椎体成形或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己成为逐渐推广的治疗手段,尤其是随着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被结合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CAS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pkt.com/lcbx/1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