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胎母猪不能攻胎?
难产--有仔,生不出
攻胎不足--生的出,但养不活;
通过减小初生重来降低难产率的方法,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技术,尽管可能暂时解决了一个问题,但由此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
这样的技术不可取。
难产仅仅因为胎儿过大?
难产发生率不到3%,而由胎儿过大导致的只占难产的4%
找到母猪问题的根源
过分强调“疾病”在母猪的反之问题中的作用;
过分强调用单个“技术”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把点的问题搞清楚并不难,而把几十个点串起来进行系统化思考就绝非易事。
猪场靠几个“技术”取胜的“点子”时代已经过时了,现在需要系统化思考的大智慧,而不仅仅需要“点子时代”的小聪明。
明确概念才能处置得当
母猪滞产、难产的根源在哪里?
难产的产道性因素--构成分娩的阻力
产道
硬产道--骨盆口。
软产道--子宫颈,阴道,阴门。
从母猪的解剖特点来看是不太容易导致难产的,因为猪的骨盆入口为椭圆形,倾斜度很大,骨盆底部宽而平坦,骨盆轴向下倾斜,且近乎直线,胎儿通过比较容易。
如果初配时间太早,可能会导致骨盆口发育不良而狭窄。
初产母猪也容易出现黄体溶解不彻底而致子宫颈开张不全。
难产的产力性因素--构成分娩的推力产力--由子宫肌及腹肌的有节律的收缩共同构成。
阵缩--子宫肌的收缩。子宫除了纵的收缩外,还有分节收缩,收缩先由距子宫颈最近的胎儿的紧前方开始。
努责--腹壁肌和膈肌的收缩。
难产的胎儿性因素--构成分娩的阻力胎儿性因素构成分娩的阻力。
羊水不足,破水过早;
过大;
胎儿活力(分娩不仅仅是母猪的事情);
胎儿与产道的关系。
谈谈死胎死胎占产仔总数的5-7%;其中:10%是真死胎,90%是假死胎。
实施“非常6+1”方案,系统思考,整体解决
“6”指孕期管理“6不过”:
不过早配种时间过早及体形“太好”,导致骨盆狭窄;
不要按公猪标准选母猪;
初配一定要达标:年龄,体重,背膘。
不过肥控制膘情;
怀孕30-75天,2.75-3分膘;
怀孕75-95天,3.25分膘;
攻胎期,3.5-3.75分膘。
体况偏肥的危害产程延长,提高难产率;
提高仔猪被压死的几率;
降低泌乳期采食量,降低泌乳量;
提高热应激敏感性;
母猪肢蹄问题增加;
情期受胎率低;
小猪脂肪性拉稀(哺乳期采食量减少,动用体脂合成奶水)
不过结便秘对母猪始终是有害的。
怀孕期尤其是怀孕后期便秘的母猪,肠道内毒素吸收后影响分娩启动及催产素分泌。
“养猪就是养肠子”肠道的健康,肠道的容积,不仅对于顺利分娩有利,而且对于身体的健康,对于身体的健康,对于哺乳期采食量都有很大好处。
从后备配种前就要锻炼肠道,补充与肠道相关的营养如青饲料。
不过热小猪怕冷,大猪怕热,母猪特别怕热。……
分娩时产房温度过高,母猪处于应激状态,不利于分娩启动,不利于分娩信号的传递,不利于催产素的分泌,不利于体液电解质的平衡和稳定,从而不利于努责的持续进行。
母猪最适温度为18-22℃,一定要把产房温度分区控制好,尽量把母猪体感温度控制在25℃以内,把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3℃-35℃(最初3天)。
母猪体感温度没有降下来,其他所有的措施都是苍白无力的。
不过饱产前每天超过3Kg的饲喂量,会增加以下危险:
发生泌乳障碍综合征;
延长产程,并使分娩出现各种问题;
便秘;
需要产科救助;
减少产后采食量和泌乳能力;
产前3天逐渐减少饲喂量,至产前一天饲喂2Kg。
不过吵催产素分泌需要传递刺激信号,任何影响信号传递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催产素分泌不足
保持产房安静,光线柔和,稍暗,杜绝生人进入,减少分娩应激。
“1”指一个“全产程猪性化分娩呵护”方案
产前(第一产程)猪性化分娩呵护,减少分娩应激。
产中(第二产程)缩短产程,预防难产,预防感染,做到:输,摸,变,踩,拉。
输:产中输液,主要目的是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能量,降低炎性因子,抗菌。
摸:即分娩时,为母猪乳房按摸;
可以人为去按摸;
也可以让小猪及时吸吮,这是自然的按摩;
所以小猪先生下来的先吃奶,可以帮助后生的小猪顺利生下来。
变:即看到母猪分娩间隔超过30分钟时干母猪站立,变动一下体位,可以帮助胎位不正时体位的纠正。
踩:胎儿排出两种力量:一种是阵缩,一种是努责。
在看到阵缩将胎儿挤压鼓起时,顺势踩在鼓起的部位,增加努责的力量,使胎儿娩出更容易。
拉:减少产力的消耗
遇到下述情况时,要及时帮助拉出胎儿:
努责阵缩微弱,无力排出胎儿;
产道狭窄活胎儿过大,产出停缓;
正生时胎儿通过阴门困难,迟迟没有进展。即看到胎儿前置部分露出阴门时,及时拉出胎儿,节省母猪分娩能量。
注意,一定避免手伸到产道里面去拉,以免增加刚染的机会。猪的死胎往往发生在最后分娩的几个胎儿,在产出末期,若发现仍有胎儿未产出而排出滞缓期时,最好用药物催产。
白癜风治疗专家白癜风扩散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