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防治体会

母猪的子宫内膜炎疾病是子宫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中兽医学认为子宫内膜炎属于湿热带下,瘀久化热而发病。由于子宫炎性产物和细菌毒素对生殖细胞的危害,致使受精卵形成受阻,胚胎难以着床,主要表现为屡配不孕或易流产等。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各种猪场普遍发生的一种疾病,慢性或阴性子宫炎是影响母猪不孕的主要因素。此病在纯种猪场的发病率优为突出,在屡配不孕的淘汰母猪中50%以上是由本病造成的。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因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也层出不穷。本文介绍一例采用中西结合的疗法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炎的病例。

1、临床症状

本病多发生在母猪分娩后3―5天,个别后备母猪或正在怀孕母猪也可发生。

1.1急性子宫内膜炎。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绝,体温稍有升高,一般为40.5℃、拱背、频频排尿、努责、从阴门中不断地排出白色的含有絮状分泌物的脓性分泌物,当其卧倒时排出较多。

1.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母猪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和产奶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

1.3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从阴门中常排出分泌物,卧下时较多,呈灰色、黄褐色、灰白色不等,阴门周围皮肤及尾根上粘附着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见有黄色脓液。

2、综合防治方法

2.1子宫灌注。用“宫炎清溶液”子宫内灌注,每日或隔日一次,重症连用3次,同时肌内注射30--50单位的缩宫素。

2.2注射治疗。较轻的子宫内膜炎,经宫内投药后就能治愈,重者还必须配合肌肉注射普治20ml或赛福星15ml/次,连续用药3-5天,一般情况都能治愈。

2.3预防:加强分娩猪舍及母猪产前产后乳房和后躯的消毒工作,保持产房干净,干燥,将母猪体表和环境中的病原体降到最低,是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根本措施。可用0.1%的模范典溶液将母猪的臀部、阴户及乳房擦洗干净,产床用消毒液严格消毒。产前产后7天饲料中添加优诺林、优美唑,预防三联症。分娩后为了避免胎衣滞留及恶露不尽,可肌内注射缩宫素一次,促进子宫收缩,以防胎盘滞留、利于排出恶露或残留碎片等。

3、防治方案解析

3.1方案中肌注普治或赛福星,该药抗菌谱广,杀菌、抑菌活性强,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厌氧菌等都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灌注液宫炎清溶液中添加了益母草、淫羊藿、红花等中药,益母草含有益母草碱等成分,对母猪子宫具有高兴作用,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等功用;其他中药含有小檗碱等多种生物碱,有清热燥湿、泻下、解毒、赤白带下、抗菌的功效等,发挥中药活血化瘀、益气补血、暖宫生肌的功能来调理母猪,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3.2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细菌中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是主要的致病菌,他们有的是环境中的常见病原菌,有的是条件性致病菌,可见加强猪身和猪舍的环境卫生消毒是防备子宫内膜炎的重要环节,同时母猪在产后体质虚弱,更应加强护理来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在临床操作中应注意相关器械消毒,以避免人为传播病原菌,子宫内膜炎还可继发于母猪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垂、阴道炎等生殖疾病。

 母猪的子宫内膜炎疾病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产生了多种治疗方法:化学药物疗法、中药疗法、中西结合疗法、生物疗法、激素疗法等等。其中中西结合疗法是最值得推广的方法之一。

4.结语

4.1病原菌感染是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母畜分娩时,体力消耗大,子宫收缩乏力,产程长,不同程度产道损伤,导致内出血直至发炎化脓,同时,由于环境卫生差,粪便未能及时清除,母猪躺下去,粪便就污染开放的产道而引起发炎。

4.2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关键在于尽量避免外源病菌侵入子宫。在配种前,母猪的阴户应用0.1%模范典溶液清洗,若自然交配,公猪的阴部区同样用0.1%模范典溶液清洗干净。

4.3在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时,尽量将患猪进行隔离,治疗中,一定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是要用宫炎清溶液灌注,二是应用普治或赛福星注射液及抗生素控制全身感染。对于发热的母猪还应注射解热镇痛药和维生素C等进行对症治疗。三是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









































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pkt.com/jcff/1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