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状疱疹,民间也有人叫我“蜘蛛疮、蛇串疮、缠腰龙、蛇盘腰”等,怎么样,是不是光听名字就觉得我很厉害?对了,正式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显著上升。哈哈,虽然我有自限性,很少危及生命,痊愈后可获得较长久的免疫,一般很少再发。但是,我最厉害的绝招并不是那看起来有点吓人的水疱,而是并发后遗神经痛。我能让人们痛到撕心裂肺、无心吃饭睡觉娱乐,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完全不是我的对手,我能轻易让他们体会一下“痛不欲生”是什么感觉。曾经有一位老奶奶,在我的“淫威下”,数度想要自杀。我厉害吧!
可是,有一群可恶的穿白大褂的人,却早早攻克了对付我的绝招——早期规范、系统的治疗。不过我并不担心,因为很多患者治病心切、盲目治疗、偏听偏信,我能轻易让他们局部感染,甚至贻误病情,然后便能用必杀技后遗神经痛轻松收拾掉他们。
另外,有3类患者是我最爱的伴侣哦,在这里邀请他们隆重登场。
误区一
忽视早期及时规范用药
抗病毒药物使用不当:不及时使用、种类不对或疗程不足。因为在我的皮疹出现前一周可有局部皮肤的疼痛不适,人们会觉得针刺痛、烧灼痛,疼痛不随呼吸或咳嗽加重,也不向其他部位放射,局部无压痛和扣痛,但衣服或手轻轻的触及和摩擦局部皮肤即可诱发疼痛;随之,我就会在人们的疼痛部位皮肤“制造”水疱。
那群穿白大褂的人常说,抗病毒治疗可及时控制水疱的形成,促进皮损的消退,并可缩短带状疱疹疼痛的时间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但是那又如何?部分患者仍然不会早早去找白大褂,我仍有施展绝招的机会。他们就是我最爱的第一类人群哦。
医生提醒
通常情况下,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期是在水疱出现后72小时内进行,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也可在1周以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为7~10天,或皮损结痂即可。临床上常常见到有的患者几种抗病毒药物同时使用;有的患者抗病毒药物选择不合适;有的患者抗病毒药物给药途径不对;有的剂量不够、疗程不足或过长。由于,抗病毒药物有西药和中药,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等,有的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没有治疗作用。因此,应在皮肤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强调早期结合中药辨证内服,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误区二
忽视外用药物的作用和剂型
我爱的第二类人群,则是那些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