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泰斗罗有明

罗氏

正骨

传承年历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罗有明

罗氏正骨第五代传人——中国正骨大师

一个以济世救人为己任的百岁老人,

一个淡泊名利却名闻天下的正骨医,

一个得到周总理亲口取名的世家传人,

一个让徐悲鸿甘愿赠送得意之作而不收的杏林国手,她就是当今世界公认行医时间最长(90年),坐班行医年龄最高,治愈病人最多(百余万),世人皆称之为“双桥老太太”的正骨大师罗有明。

出身贫寒

清朝光绪三十年(年7月),罗有明出生于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城东南罗楼村的一个世代行医的贫苦家庭。父亲罗天绪给她起名叫罗颖。因罗家无男丁,爷爷罗百升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严重,说罗颖的名字犯忌,“颖”字把男孩给“影”(挡)住了,今后罗家就要断香火,强行将“罗颖”名字废除。从此,她再也没了名,以“大妮”代之。

聪慧好学

罗有明生得聪慧好学,奶奶陈氏顶住罗家正骨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力,让大妮3岁练摸骨,5岁开始跟随奶奶学习祖传的罗家正骨术,10岁帮助奶奶为人治病,15岁开始独立坐班行医。奶奶病故后,她破例挑起了罗家正骨技艺的第五代掌门人的重担。16岁时,因治愈一名被惊牛牛氐撞造成盆骨重度骨折的病人而一举名。

孤苦岁月

19年,罗有明出阁于夏邑县城东关王姓一户比较殷实的农家。王治忠身材魁梧,英俊潇洒,长相态。谁知临出阁前,王家遭劫难,吃了官司,倾家荡产,母亲因此得了重病离开人世,王家一时塌了天。大妮一进王家的门,面对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奶奶年体弱,公公中年丧妻,撇下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无人照料。而丈夫王治忠对她恩爱有加,她只好协助丈夫撑起这个家。哪知雪上加霜,一场水灾,农田颗粒无收。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结婚刚刚两年的丈夫只好忍痛离别爱妻,南下谋生。不料一去杳无音信,各种不祥的猜测和谣传接踵而来。大妮忍住担心思念丈夫的悲痛,还要强打起精神独立支撑这个家。上侍奉奶奶和公公,下照顾弟弟和妹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靠着一双小脚,白天去地里挖野菜、爬树捋树叶,晚上给人洗衣、推磨,用赚来的面做成馍馍给弟弟妹妹、奶奶、公公吃,自己用麸皮蒸树叶和野菜充饥。生活再艰苦,她也没有间断给人捏骨治病。她传承罗家义务行医的祖训,因而看病不取分文。乡邻受感动,就偷偷地往她家送粮食暗中接济。可奶奶和公公受不了家破人亡的打击,染上了吸“大烟”的恶习,偷着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卖净。大妮绝望了,走投无路之际,她上吊绳断,投河人救,死不了,活不成,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样的日子她苦苦熬了4年。

编外从军

一天,罗家家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给王家带来一个天大的喜讯:王治忠还活着!原来他南下逃荒途中参加了工农红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已是中央警卫部队的一位排长。来人是部队特派他寻找王治忠的老婆罗大妮的,并让她随同去西柏坡中央驻地与丈夫团聚。罗大妮一听,悲喜交集,两眼簌簌地流出了热泪……于是,她收拾行装,立马跟随来人去西柏坡会见久别的亲人。

团聚后的罗大妮,为了报答党恩,竭尽全力为部队伤病员捏骨疗伤。一次行军途中,她为一位战士疗伤不幸摔倒,致使她和丈夫王治忠惟一的孩子流了产。然而,她没有后悔,丈夫也没有埋怨。她的这种无私无畏的忘我精神和高超医术,受到部队首长和战士们的赞扬。

年北京解放前夕,罗有明同志的丈夫、在长征中任红一方面军一师连长的老红军王治忠同志因头、背部负伤住院,部队领导将罗有明接到部队,罗有明到达北京双桥池家窑总后5医院分院护理丈夫的同时,义务地担任了骨伤科医生。

总理赐名

解放后,随着中央机关进京,罗有明在北京双桥扎下了根,被人们尊称为“双桥老太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和朱德经常与罗有明见面并接受治疗。她曾为不少中央首长治过骨病,有一天,邓颖超同志腰部扭伤后躺在床上不能行动,经多方治疗无效。周恩来派车把罗有明接到中南海西花厅,经一次治疗后邓颖超的症状完全消除。周总理见她治疗骨伤如此神奇,问她叫啥名。当时罗有明还没有自己的名字,娘家姓罗,跟随着丈夫王治忠的王姓,叫王门罗家。总理说:“怎么还叫罗家?新社会了,像你这样的民间名医是国家的宝贝,得有个名字。你在北京很有名,全国也有名,还是位大好人,大善人,你很有名嘛,就叫‘罗有名’吧。”后来罗家处于谦虚考虑,就将“名”改为“明”,从此罗家有了大名。“总理赐名”也被传为佳话。

汗洒双桥

年,她已是一名吃国家“皇粮”的人民医生,有了固定的医疗场所——北京市双桥三间房诊所。这期问,她的医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三间房诊所改为“双桥公社三间房综合卫生院”,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病人无计其数。人山人海的病人及家属,将不大的卫生院围得水泄不通。有几次罗有明上班都挤不进诊室去,只好从后面翻墙而入。每天她平均接诊二百多人次。她说:“我饭可不吃,觉可不睡,病人一刻也不能耽搁。”因此,不管白天黑夜,不管上班下班,所到之处都有病人追着她。

年春,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让罗有明举办全国正骨学习班,学习班上,总理听说罗有明来回都坐公交车后表示:“这样的专家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怎能没车呢?”他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办理此事,当一辆崭新的轿车开到罗有明面前时,她却说:“我不要用车,也没地方放,开会干啥的,来个车接我就是了。”于是,那辆车送到了卫生部。

年,国家主席李先念突然腰椎扭伤,疼得不能走路,躺下后连身也不能翻,请了几位专家治疗无效。李先念同志这是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次出访,误了访问会造成国际影响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损失。当罗进入中南海后,邓小平等几位领导都来迎接她老人家。罗有明按压指诊后经正骨,不足两分钟症状痊愈。邓小平同医院的建设发展,关心广大老百姓前往看病是否方便。李先念同志当时兴奋讲:“我看批你几十万元,医院,你为人民可以做更多的贡献。医院管理人才,小平同志懂经济,让他给你当会计最合适。”

年,上海轿车厂要送给她一辆崭新的新型上海轿车,被她婉言谢绝。

年,国家卫生部要送她一辆尼桑轿车,这次她接受了:“就当一辆救护车吧,接送病人方便。”

救死扶伤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卫生部遵照周总理“一定要把罗有明的本事学到手”的指示,抽调全国骨伤科战线医务骨干,专门学习罗老太治疗骨伤病的经验。罗有明也打破罗家正骨绝技不外传的家规,先后举办进修班、急训班33期,朝鲜、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医生也慕名前来拜师,单是国内的弟子就有余人。

年7月,卫生部又遵照周总理生前的指示,拨专款建立了“医院”,指定罗有明担任院长。虽然职务变了,但是医生的职责没有变,她仍然同往常一样为病人看病。她用自己神奇的双手和高超的医术治愈了数不清的骨伤病人。罗有明没有节假日,每年只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放一天假会会亲友。有人推算,按照平均每天10人次,看了90年,也有上百万人了。还有人说,老人家完全有资格申报看病历史最长、看病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罗有明看病不为钱财,不收红包和礼品。有一年东南亚某国的一位罹患截瘫的副外长慕名前来找罗有明,老人身手不凡,果然令这位外长站了起来。

罗有明可以说是一个比雷锋还早的“活雷锋”。她把病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凡是病人,随叫随到;困难的病人看病不仅减免医药费,还负责饮食;重病人不能移动,她就亲自登门就诊,全然不顾因年龄带来的体力上的消耗;遇到有人求医,不管自己在哪里,以最快的速度见到病人,为之治疗。我曾跟随老太太出诊,在病人家里,老人家为病人正了骨,找条旧床单撕成条,一缠一绕,不一会儿工夫就把病人的腿固定住了。看那一系列动作的利索劲儿,真不像一位早已年过古稀的老人。

献出古方

数十年时间,罗有明、罗金官姑侄俩将家传医术汇编成书,里面记录的全部是罗家三百多年来的祖传秘方和正骨绝技。罗金官说:“罗家正骨术、古方经年的传承和发展,早已经自成一家,我愿意贡献出来,希望更多人才来学习传承,共同发扬中医国粹,造福百姓。”

睡梦离世

年10月11日上午10时45分,罗有明在北京逝世,享年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兰厅”举行。

延伸阅读

罗氏正骨特色:

“罗氏中医正骨法”,是古老园林中的一朵奇葩,也是现代中医领域中的一块瑰宝,因其手法独特,治愈率,深受国内外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传承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罗氏中医正骨以手法治疗复位扶正、接骨、续筋、固定和用药的独到之处,与西方医学骨科相比有很多超越性的优势,是中国传统医药学骨伤科方面的典型代表,其本身就是中医悠久历史的文化载体,和亿万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高的历史认识和医学研究价值。加强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传统中医骨伤科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罗有明老太太作为罗氏正骨法的重要传人和杰出代表,她乐善好施,救死扶伤,不求名利的高尚医德也同高超的医术一样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皆称之为“双桥老太太”,誉为“接骨圣手”、“骨伤科圣手”、“仁心圣手”、“良医仁心”,更得到了的赞誉。

罗氏正骨手法特点:以“稳、准、轻、快”四字为原则,使患者不恐惧、不害怕,甚至对治疗复位过程全然不知转而康复,让患者真正体验到无痛苦的治疗,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01

罗氏正骨诊疗要诀:

凡正骨者必察其行,询其源,触其位,闻其声,施其法,观其志意与其疾能,方可疗以筋骨之患。

言正骨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恶于正骨者,不可于言志德之巧。

伤不许治者,伤必不治,治之功则微矣。

以上是讲在用手法之前,必须先看看损伤部位的轻重,有否畸形,问问病人的损伤原因。勉强给病人治疗,也不能得到预期的疗效。

0

罗氏正骨五言三十七字令:

摸接端提拉,扳拨按摩压。

顶挤蹬揉捏,松解点穴“法”。

捧拢复贴“用”,旋转“与”推拿。

摇摆挂牵引,分离叩击打。

“诊疗则选手”,“患者幸福家”。

以上去掉带引号的字,共三十七个基本手法,在诊疗中,只有根据不同病情,灵活掌握和运用这些手法,才能获得好的疗效。

03

罗氏正骨的诊断方法:望、闻、问、摸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借助X线检查成更高级的检查手段也很必要,可使诊断更加准确。

望、闻、问、摸四诊的运用,都有其一定的特点,现分别将四诊都有其的特点介绍于下:

1.望诊

望诊是医生对病人进行观察。如观察患者的表情、健康状况.姿态,以及性别、大概年龄等,就叫望诊。

望诊不仅与进一步的检查有关,更主要的是与能否立刻施行手法、使用药物,以及迅速急救等有密切关系。

望诊的步骤如下:

望表情:观察表情和健康情况与辨别受伤的轻重有密切关系.重伤者,若有休克症状,则脸色青紫,口唇苍白,脉搏徽弱,呼吸减慢,四肢发凉。再处理骨伤。

有的患者,比较敏感,虽伤的不重,但精神极为痛苦、紧张,甚至哭喊,烦躁不安.也有的患者受伤很重,但忍受能力很强,表情并不十分痛苦.对这两种患者,要很好区别,正确处理。

身体不好者,如慢性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严重贫血等,均要引起休克,休克未恢复时,不能用手法。

望性别和年龄:由于性别、年龄不同,就有不同的生理解剖特征,因此性别、年龄在诊断中也很重要。

望体质:体质有虚实之分,体虚者,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倦怠懒言,肌肉消瘦,体实者,面色红润,情志多喜,乐于交谈,肌肉丰满,分外好动.施治时,应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则效果更佳。

望形态;是医生望诊臆断的一部分,可以观察受伤的严重与否和内出血的程度,也可以看出受伤的部位、类别,以及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情况。伤部除有显著变形外,伤肢或局部还有各种特殊畸形。

.闻诊

指闻气味或听骨折的骨擦音以及医生诊治时伤部传导触及医生指腹的感觉音,这也是诊断不可缺少的一环。

3.问诊

问诊是诊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问受伤的原因、现病史、既往病史、职业、籍贯、年龄等。做好问诊,对进一步摸诊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问诊要有次序,注意避免重复和遗漏。要有条不紊的进行。分析患者所述病情的真伪。

问诊步骤如下:

问籍贯和年龄:

籍贯在骨科来说,并不十分重要,但由于地区、气候、环境不同,发病也有所不同。较寒冷或潮湿地区的人较易患风湿性关节痛,而在北方一些地区大骨节病则较多见。

年龄和诊断的关系很重要。青少年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远断骨骺分离多见。学龄前儿童桡骨小头脱位较多见。轻微的外力对青壮年几乎不发生影响,但在老年、则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问职业:职业和发病的情况也有关系,职业不同,所受到的创伤部位及所患之病均有所不同。

问受伤原因:原因很多,可粗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主观原因,二是客观原因。

问现病史及既往病史:

现病史是指患者这次受伤或骨折的过程,时间的长短,是否经过治疗,疗效及诊断如何,以及患者的自觉症状(包括疼痛、麻木、食欲、大小便、睡眠)等。

既往病史是指患者过去患过什么病。

4.摸诊(指闭合性受伤部分)

摸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摸者用手细细摸其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歪、筋断”等.

摸诊亦可称为触诊,就是医生用一手或双手对患者作较详细的局部或全身的检查,以确定是骨折,脱位,还是肌腱、韧带等处的病变.在诊断中摸诊占很重要的地位。

04

罗氏正骨手法—“稳”、“准”、“快”

1)罗有明正骨特点之一“稳”:

骨伤科的患者,多以跌扑闪挫、撞击、压砸、车祸等原因前来就诊.而无需在某一部位长时间地反复地重复一个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

)正骨法特点之二“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祖国医学既强调人体内脏与体表各部组织器官的协调一性,也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一种疾病的正确诊断,来源于各项必要的检查。这些,都是在一个“准”字的指导下进行的,应用自如,便可收到预期的疗效。

3)正骨法特点之三“轻”与“快”: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

轻—重—轻的治疗顺序,

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轻重适度,该用轻手法的时候,不应用重手法;

二是在治疗过程中,无论病情轻重,治疗开始轻,以消除患者的鄂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与施手法者密切配合,还可避免浅层组织损伤的诊断遗漏;

治疗后,按照患部的深浅程度与移位程度,适当的重,但重而不滞,重中有巧,以巧力带重力‘治疗后期轻,以疏通经络气血,轻而不浮,轻重适当。

“快”指的是手法纯熟,灵活,轻巧,手法配伍辩证加减得心应手,迅速敏捷,使患者不受痛苦或少受痛苦。尽量达到“法施骤然人不知,患者知痛骨已拢”的要求。

05

罗氏正骨的原则包括:

罗氏正骨-点穴-按压-分筋

罗氏正骨“三兼治”:

正骨----矫正断骨;

正筋----拔正或复贴游离、浮起、扭转、出槽的筋腱;

正肌肉----并拢损伤后分离、肿胀浮起的肌肉。

“三兼治”三者同时治疗,能缩短愈合日期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罗氏正骨的原则包括:

手法整复;

包扎固定;

正骨用药;

功能锻炼。

正确地运用“轻—重—轻”手法的顺序,就能使患者疾患解除而不易留后遗症。

罗氏正骨法“正骨、正筋、正肌肉”三项同步的三兼治治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在骨折治疗时运用“三兼治”方法,分筋、理筋、顺筋、复贴肌肉等手法是必不可少的。

罗氏正骨法的功效:

由于这一方法将正骨、正筋、正肌肉三项同步进行,

它既治疗了骨折,

又同时治疗了筋腱、肌肉,疏通了气血,

从而缩短了骨折的愈合期,功能恢复较快,

同时也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

颈椎综合征治疗线:

对颈椎综合征引起的颈椎侧弯、后凸畸形、头晕、头痛、头皮松软、视力模糊、视物双影、耳鸣、多梦、失眠、眩晕等,除在颈椎部施矫形手法外,还可点穴:印堂、太阳、百会、风池、安眠1、失眠和双手指腹点压运动区,然后松解颈部和肩背部,活动双肩。这样能使眼睛明亮,双影消失,头部及颈间背部轻松。除风池、安眠1、安眠强度点压5秒外,其余均中度点压。

腰腿痛治疗线:

以往的临床实践证明,腰骶部有6个压痛点:

①4.5椎旁:②腰骶处;③骨边;④秩边;⑤环跳;⑥坐骨部。

这6个疼痛点,可由于脊柱软组织损伤、瘀血肿胀、轻度骨折、骨瘤、结核、风湿性脊柱强直、骨质增生、软组织钙化、腰椎间盘脱出症、梨状肌损伤、脊神经根炎、黄韧带增厚等,而反应在不同部位。

为了缓解各种疾病引起的腰腿痛,在腰4、5椎以上发病时,点压或掌根顺压:①腰俞;②环跳;③风市;④委中;⑤阳陵泉;⑥昆仑。

在腰、骶以下发病治疗时,拇指点压或掌根顺压:①秩边;②坐骨部;③委中;④昆仑。中强度。

(摘自罗东亚《罗氏传统中医正骨推拿手法》讲义)

罗东亚教授

骨伤科主任、国医大学骨伤系毕业、“双桥老太太罗有明的亲侄孙、第七代继承人”、推广"罗氏祖传正骨手法"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举办讲习班多期,弟子遍及全国各地。罗教授从事中医正骨专业三十余年、现任中国脊柱诊疗协会副会长、医院骨伤科主任、中国骨伤学会委员、中国骨伤研究会委员。

罗教授年出生于著名百岁骨科专家罗有明世家,自幼酷爱正骨医学,自幼跟随姑奶双桥老太太罗有明学习祖传正骨手法,受罗老太太高尚的医德医风耳濡目染,并跟随姑奶接诊患者,深得姑奶罗有明真传和喜爱。秉承姑奶罗老太太济世为民,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为患者服务,治病救人,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感激和信任。年考入国医大学,骨伤科系,毕业后跟随姑奶罗有明学习罗氏正骨技术数年。尽得罗氏正骨精髄,其采取的手法治疗以“稳、准、轻、快”四字为原则,使患者不恐惧、不害怕,甚至对治疗复位过程全然不知转而康复,让患者真正体验到无痛苦的治疗,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擅长治疗:骨折、脱位、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老年骨关节病变、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症等各种骨伤疾病。

开课信息:

罗氏正骨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等疾病精讲班

1

每月1期,长期举办

费用元凭结业证可复习3次

报名

(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pkt.com/jcff/11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