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此病以40~50岁妇女多见。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宫内膜增生过盛而形成的,很常见的类型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光滑、肉样硬度,蒂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宫颈口外;凡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
病因机制及临床表现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另外引起子宫息肉的主要病因可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宫腔异物如宫内节育器,异物存留及特异性感染如结核、阿米巴和血吸虫病等。
息肉由子宫内膜组织所组成,常有月经周期改变并与子宫内膜同步,少数息肉细胞缺乏激素受体,仅呈增生期改变,称为无功能性息肉,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学特点为组织团块周围有完整上皮包绕,腺体排列紊乱,可大小不一,炎性息肉则伴有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其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宫颈口处看到或触及息肉,子宫体略增大,并可引起不孕症的发生。
超声表现
单发息肉灰阶表现多为宫腔内不均匀低回声团或增强回声团,可呈水滴状,在内膜较厚时,可见内膜形态不对称,息肉与正常内膜间界限清晰可辨(见上图)。当息肉中间囊性变时,中部可见液性暗区;多发内膜息肉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仔细辨认可发现内膜内有不规则团簇状高回声斑,可与正常内膜界限模糊;
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可显示子宫动脉的血流频谱、子宫肌层血流信号无异常改变,少数病例可在息肉蒂部显示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种疾病,其一为粘膜下子宫肌瘤,其鉴别要点是肌瘤形状圆,息肉为水滴状,另外是肌瘤回声可有衰减,息肉无衰减,再者粘膜下肌瘤致内膜基底层变形或中断,息肉则内膜基底层完整可无变形。若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时,其内膜表现为均匀增厚,双侧内膜对称,宫腔线居中。对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其关键的表现为内膜普遍回声不均,超声检查对鉴别子宫内膜息肉与内膜癌和内膜息肉恶性变有帮助,可显示癌变内膜及肌层受浸润处有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并可测及异常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
文中封面引自于美国MayoClinic网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