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多发、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但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难以根治内异症,究其原因,可能与机制不明和基础研究滞后等有关。与肿瘤研究的如火如荼相比,内异症缺乏商业化细胞系,真正的异位内膜组织较难获取,这都极大掣肘基础研究的发展。内异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但雌激素及其相关通路的具体作用仍未明确,尚待探索。雌激素受体(ER)有两种,即ERα和ERβ,分别由ESR1和ESR2基因编码,既往研究提示二者在小鼠异位病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ERα是否在异位病灶中有特定表达存在争议,但较正常子宫内膜,ERβ在异位病灶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表观遗传相关。
年,SangJunHan等在Cell期刊发表重要研究结果,从非基因角度提出细胞质ERβ蛋白网络能促进内异症发生。
首先,研究者建立小鼠内异症模型,发现与人组织表达模式一致,ERβ在小鼠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表达高于正常内膜。PR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表达低于正常内膜,而较正常内膜,ERα只在异位内膜中低表达。
为鉴定体内异位病灶中ERβ的活性,借助GAL4/UAS转基因技术体系,建立ERβ活性指示小鼠(ERBAI),通过荧光蛋白hrGFP的表达体现ERβ的活性。结果显示异位组织、在位内膜的上皮和间质细胞的ERβ活性较正常内膜高。PHTPP是ERβ拮抗剂,可抑制异位病灶生长,实验发现其通过减少募集巨噬细胞从而降低异位病灶、在位内膜的上皮和间质细胞的ERβ活性,还能减少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此外,PHTPP部分下调ERα靶基因的表达,且与ERα选择性拮抗剂二盐酸MMP相比,PHTPP不影响生育能力。另一方面,ERβ的特异性激动剂ERB-促进小鼠异位病灶生长,提高病灶ERβ活性,而PHTPP抑制病灶生长。因此,ERβ活性提高是小鼠异位病灶生长所必需。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用以研究ERβ功能缺失对异位病灶生长的作用。ERβ敲除小鼠模型中异位病灶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减小,也不表达ERβ。研究发现,ERβ敲除小鼠的异位病灶上皮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在位内膜的上皮和间质细胞凋亡均增加,但增殖不受影响。过表达ERβ的动物模型(ERβ:OE)用以研究ERβ功能获得对异位病灶的影响。体内外源性过表达ERβ,促进异位病灶生长,呈雌激素依赖。结果提示,过表达ERβ促进异位病灶和在位内膜的上皮及间质细胞的增殖,使异位病灶的两种细胞凋亡减少,但在位内膜不受影响。作者认为,在位内膜似乎因为升高的ERβ处于过度增殖状态。细胞和动物实验证实,ERβ过表达可影响在位内膜的蜕膜化,从而导致不孕。综上,ERβ功能缺失抑制小鼠异位病灶生长,而其功能获得可起促进作用。
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者发现与ERβ相互作用的一些蛋白,包括ASK-1、STRAP、14-3-3、CSP8和SRC-Iiso等。ASK-1是TNFα诱导的凋亡复合体Ⅰ的组成成分,其激活对TNFα诱导的凋亡是必需的。此外,STRAP和14-3-3被报道与ASK-1作用,阻止TNF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和ASK-1对TNFα的激活。基于这些文献报道的结果,研究者提出假说,即ERβ可能通过诱导ASK-1/STRAP/14-3-3复合体形成,抑制TNFα/ASK-1介导的凋亡。实验发现ASK-1的激活形式磷酸化ASK-1在ERβ:OE模型的异位病灶中下降,总ASK-1不变,而磷酸化ASK-1和总ASK-1在ERβ敲除小鼠的异位病灶中上升。因此,该假说得以证实。文献指出,凋亡复合体Ⅰ启动TNFα诱导的凋亡途径后,TRADD蛋白进入胞质,与FADD蛋白和caspase8作用,形成凋亡复合体Ⅱ,增强TNFα诱导的凋亡;SRC-1与caspase8作用,抑制后者激活,促进异位病灶生长。实验显示,ERβ:OE模型中活化caspase8在异位病灶中显著降低,研究者推测ERβ通过与SRC-1和caspase8作用,抑制异位病灶中TNFα诱导的凋亡复合体Ⅱ的激活。但结果发现,SRC-1/ERβ/caspase8复合体并未与TNFα诱导的凋亡复合体Ⅰ作用。文献报道细胞色素C能有效诱导凋亡复合体(包括caspase9和APAF1)的形成,从而激活caspase9。实验证实细胞色素C和活化caspase9在ERβ:OE模型的异位病灶中显著减少。ERβ敲除小鼠的异位病灶存在caspase9和APAF1的相互作用。这提示ERβ可通过竞争性结合caspase9,使其不与APAF1作用,从而抑制TNFα诱导的凋亡复合体形成。
Caspase1和NALP3是炎性小体的组成成分,参与IL-1β从前体pro-IL-1β的成熟过程。实验发现,ERβ:OE模型的异位病灶存在caspase1和NALP3的相互作用,NALP3敲除小鼠的异位病灶显著减小。ERβ:OE模型的异位病灶中,IL-1β和活化caspase1升高,但ERβ敲除小鼠的异位病灶中,二者均降低。因此,ERβ与caspase1和NRLP3作用,激活caspase1,提高IL-1β的水平,即ERβ也通过提高炎性小体活性使异位病灶存活。
最后,研究者证实ERβ功能获得抑制TNFα诱导的凋亡,从而促进iHEECs(永生化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的增殖、侵袭和粘附。
基于上述一系列实验结果,作者提出假说,即在经血逆流产生的内膜碎片中,ERβ和SRC-1抑制TNFα介导的凋亡复合体活性,逃逸免疫监视;侵入靶器官后,ERβ与炎性复合体作用,诱导IL-1β表达,使内膜碎片逃逸免疫监视,附着并生长于靶器官。同时,ERβ和SRC-1协同诱导EMT,提高侵袭力,从而形成异位病灶。
张琛编译崔恒昌晓红审校
参考文献:
Cell.Nov5;(4):-74.doi:10./j.cell..10..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