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老年朋友到了一定的年龄其实也没有什么心愿未了了,只求身体健康,安度晚年就行,再之就是希望少来病痛。尤其是心脑血管类疾病,因为这类疾病一旦发病,就算侥幸逃出鬼门关,遗留下来的病痛也大大影响了往后的生活质量。俗话说:“血管的寿命就是人的寿命”,可见保护好血管之于中老年人朋友有多重要。
保护好血管不仅仅体现在寻医问药上,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合理饮食就是比较重要的的措施之一。此外还有好多人劝诫中老年人不要吃肉,说不吃肉可以防“三高”,有利于保护血管。
其实这句话在医学角度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说这句话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这里说的肉是什么肉?还是说包含了一切的肉制品?如果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又需要知道血管类疾病是怎么在人体内发生病变的呢?
一、心脑血管疾病是如何在我们体内产生病变的呢?不妨一起了解一下
血管的组成结构主要分三层,由外向里分别是外膜-中膜层-血管内皮层。外膜是由网状的结缔组织构成;中膜层则主要由膜和肌肉组成;至于最里面的血管内皮层则非常柔软,这是因为利于血液的流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血管也在逐渐发生老化,特别是中老年人,血管老化的速度会更加快。而这种老化主要体现在内膜与中膜的弹性开始下降,尤其是内膜,会逐渐开始变薄,血液中的脂肪更容易进入并沉积下来。当长时间的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等不良习惯的催化下,会产生高血糖、高血压的问题。
当脂肪大量进入内膜并在其中开始沉积,这时候就会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使脂肪变成粥状物,这类粥状物继续不断的朝中膜侵入造成破坏,血管因此会开始变得更厚而且变得跟具有脆性,这类情况在医学上通常叫做动脉粥样硬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血管老化产生病变与内膜受损导致血液脂肪含量过高且逐渐进入血管内膜有关,如果想要及时地制止这类有损健康的事情的进展,我们就必须学会在平日的生活就要减少并消除可能带来这些危险的不利因素。
首先从饮食开始,我们需要通过摄入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以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其对血管内膜的伤害,并可以控制稳定血脂的含量,这样有助于阻止脂肪减少进入内膜产生沉积。
二、要想控制体内血糖的稳定,专家提醒:可在饮食上注意
说到血脂我们就需要知道动物性食物是血脂的主要来源,但还是有很多种脂肪并不是通过动物性食物来到我们体内的,也有很多种脂肪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比如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这是一种沉积在血管内膜的主要物质,而它的对手则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阻止并清除脂肪在血管内膜下的沉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脂肪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此外,动物性食物中也含有很多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比如叶酸、维生素B12等等。专家表明:有些崇尚素食主义者的人常常会因为缺乏这些维生素而引起一些代谢障碍。有些人很可能听说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导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这就是这类人群因为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
综上可知不吃肉的确有益于心脑血管疾病,但不吃的应当是富含脂肪酸的红肉,而红肉的种类大多是指红颜色的畜肉尤其是猪肉,而白肉尤其是鱼肉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明确建议我们每周应当至少吃两次鱼。
结语: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能够保证机体拥有良好的抵抗力,也是我们维持强壮肌肉必需的,而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肉类食物,因此鱼肉、奶制品、鸡蛋等三种高蛋白食物不能少,每天一个鸡蛋、半斤牛奶还是身体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