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年10月第33卷第10期
子宫内膜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草案)子宫内膜癌筛查专家委员会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筛查;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细胞学
Keywords:cendometrialcancer;screening;earlydiagnosis;endometrialcytologytest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人群数逐年上升,故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出现年轻化趋势。目前在我国尚缺乏子宫内膜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相关策略。在不久的将来,子宫内膜癌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将会变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筛查人群
不建议对于子宫内膜癌平均风险、无症状女性进行常规筛查,建议对于子宫内膜癌高危风险女性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风险包括:
(1)年龄大于等于45岁
(2)糖尿病
(3)肥胖
(4)高血压
(5)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
(6)多囊性卵巢综合征
(7)功能性卵巢肿瘤(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
(8)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
(9)初潮早
(10)不孕、不育
(11)三苯氧胺治疗
(12)肿瘤家族史(尤其是内膜癌或肠道肿瘤)
(13)卵巢和乳腺癌病史
2、筛查间隔
目前建议高危人群每年筛查。
3、筛查方式
推荐非月经期及阴道出血量少时应用子宫内膜刷进行子宫内膜取样,制片方式建议使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法(endometrialcytologytest,ECT)。经阴道彩超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均质度及血流状况可作为初始评估和辅助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方法。
4、子宫内膜细胞学评价系统
经过严格培训的细胞学医生或细胞病理学医生进行子宫内膜细胞学的判读,将结果分为五类:
(1)不满意标本
(2)未见恶性肿瘤细胞
(3)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细胞
(4)可疑恶性肿瘤细胞
(5)恶性肿瘤细胞
5、筛查结果的临床处理(见图1)
(1)不满意标本:3个月重复细胞学检查。
(2)未见恶性肿瘤细胞:
①绝经后反复阴道出血、或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5mm,建议宫腔镜检查。
②育龄妇女,有阴道出血症状或超声子宫内膜增厚时,可先试用孕激素治疗,如果治疗无效者,建议宫腔镜检查。
③如为子宫内膜炎,可先行抗炎治疗,消炎后复查。
④无症状、超声子宫内膜无明显异常,12个月后复查。
(3)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细胞:
①无症状女性,应在6个月后复查子宫内膜细胞学。
②绝经后反复阴道出血、或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5mm,建议宫腔镜检查。
③育龄妇女,有阴道出血症状或超声异常(内膜不均,异常血流号,明显占位等),建议行宫腔镜检查。
(4)可疑恶性肿瘤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应即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取得子宫内膜组织,根据病理结果再进一步进行临床治疗。
通讯作者:
刘从容,医院,电子信箱:congrong_liu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