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技术,精准检测神经肌肉疾病

随着神经电生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查仪器的不断更新与改进,神经电生理检查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与认可。它不同于超声、CT、MRI等影像检查手段,不能被替代。

神经电生理(electrophysiologymethod)是用电生理仪器、微电极、电压钳(voltageclamp)及膜片钳(patchclamp)技术等记录或测定整体动物或离体器官组织、神经和细胞离子通道等的膜电位改变、传导速度和离子通道的活动的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自开展神经电生理技术以来,为腕管综合征、三叉神经、面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肘管综合征等疾病诊疗作出更准确的判断,使我院神经肌肉疾病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欢迎有需要患者前来咨询检查。检查地点:

住院大楼5楼神经内科电生理室

-

科普一下

肌电图

肌电图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的一种手段,对相关疾病可以进行定位诊断,包括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检查方式。

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检查适应范围较广泛,普及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五官科、普外科、门诊等科室,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颈椎、腰椎等疾病引起的肢体麻木、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症、骨科各种外伤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臂丛神经损害、面瘫、面神经炎、面肌痉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等,肌电图能较准确的判断出受损部位。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适应范围:

1)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可以反映周围神经、神经根、脊髓后索、脑干、丘脑以及皮质感觉区的功能,可用于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等;2)视觉诱发电位可以提示视觉传导通路病变,对视物模糊、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提供早期视神经损害有帮助;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提示听觉传导通路病变,对听觉障碍、多发性硬化、脑干病变等疾病提供听神经损伤部位有帮助;4)P(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内源性、和认知功能相关的特殊诱发电位,对痴呆、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有帮助。

供稿:神经内科

往期推荐

1.医院新生儿科诊治一例先天性巨结肠病例

2.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实施大埔首例肾部分切除术

3.当心!孩子把“公公”叫成“冬冬”,可能是构音障碍!

4.医院成立医疗服务中心

医院

仁爱济世精医创新

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pkt.com/cjby/1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