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妇科主任
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市“德艺双馨”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崔玉衡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妇科三十多年,中医理论功底扎实。现任开封市第四届妇产科学会委员,开封市生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生殖医学专业委员常务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
摘要年到年间我院妇科进行三伏贴治疗患者共计例,其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51岁,详细统计是13岁至20岁之间占总人数35%,20-35岁占总治疗人数50%,35岁以上占总治疗人数15%。从资料上来看,还是以中青年发病比较高。
各位同道下午好!
我们从年开始进行三伏贴治疗妇科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通经,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虚寒性)、不孕症等。
1痛经病机
现在夏季女性开空调温度比较低,长期经期寒结于小腹,还有经期阴冷等病因导致的寒凝血瘀。女性一般说肾阳虚,导致胞宫寒滞,冲任不调,不通则痛。
寒性腹痛的症状特点:小腹冷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腰骶坠疼,包括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月经不调。
痛经的特点是遇寒则痛,无论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尤其是近几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发病率在上升,中西医来说都是难治性的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导致不孕症发生。我们治疗这个病不单是原发性痛经,还有针对继发性痛经的治疗。
2伏贴治疗痛经的机理
几位教授讲的比较多,从阴阳学说、因时制宜、利用药物渗透等。夏季阳气偏盛,阳治阴。
尽管从年开始治疗痛经伏贴,但是我们翻资料、查文献,关于伏贴治疗痛经的文献不多,治气管炎、治过敏性哮喘、小儿腹泻都有,但是痛经报道不多,我们比较慎重。自年开始,每年夏季伏贴后,我们冬季都要进行随访,从中发现问题,发现到底有没有疗效,疗效怎么样?从年每年做登记,并进行一次总结。总结后我们发现三伏贴治疗痛经有效,效果还可以。
3伏贴治疗寒性腹痛的方法
我今天重点介绍常规用三伏贴治疗的方法。
患者来了以后,首先给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再行针刺。常规消毒后针刺穴位选择中极、关元、三阴交、子宫穴,首先针刺15分钟,留针15分钟,起针后在中极、关元拔罐,留罐5分钟。
为什么选择中极、关元、三阴交、子宫穴这四个穴位呢?三阴交是健脾益气、调补肝肾。关元穴补肾培元、温养冲任。中极穴,散寒行气,通调冲任。子宫穴,调经理气、升提下陷。一开始也不是这几个穴位,哪个地方疼我们针灸哪个地方,以及其他穴位。但是我们观察,查针灸书发现这几个穴位治疗痛经效果还是不错的,把这几个穴位固定保留下来了。
我们伏贴用的是痛经散,药物组成是吴茱萸、良姜、西小茴、延胡索、川芎、荔枝核、肉桂等药物各等份,研粉过60目筛,装瓶备用。针灸上述穴位后再拔罐,把这几味药用姜汁调成稀糊状。一开始用黄酒调,但是发现药物太散了,用上1、2个小时以后药往下散,粘稠状,凝固状不行。现在改成姜汁调,这个能保留4-6小时,使药粉贴合在一起不散。将调好的痛经散摊在大小为10×10的垫布上,于夏季头伏第1天,二伏、末伏第1天,在中极、关元、三阴交、子宫穴位上贴上4小时左右揭去,有病人感到温热感。一开始我们里面加了白芥子,病人起疱,因为女性腹部皮肤比较白,发疱病人比较多,后来把白芥子去掉,保留上面的药物,以温热为主,特别烫的感觉不多。温热起疱少了,我们把它保留了起来。
我们从年到现在将近10年,它有没有副作用呢?主要副作用是个别病人出现过敏。贴过以后皮肤局部搔痒,皮肤疹出现。一般不治疗,过两天自然消退。
4临床统计
我们通过近5年的观察,将近5年的临床资料跟大家进行分享。
年到年进行三伏贴疗效的观察统计。医院里没有要求严格的统计,年医院统一制表格,进行门诊登记、门诊资料统计,特别制作了一个表,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我们就把年的这些资料拿出来了。年到年间我院妇科进行三伏贴治疗患者共计例,其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51岁,详细统计是13岁至20岁之间占总人数35%,20-35岁占总治疗人数50%,35岁以上占总治疗人数15%。从资料上来看,还是以中青年发病比较高。
35岁以上病人占15%,病种主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及盆腔炎。这些病人继发性痛经比较多,尽管病例不是太多。一开始治疗这些病我们心里没有底,因为报道很少。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痛起来特别厉害,一年贴四次到底有没有效,我们心里也没有数。但是痛经了我们用什么治疗?只要有痛经的病人就开始治疗。原发性痛经人,子宫内膜异位症人,子宫腺肌症人,盆腔炎人,产后病68人,其他病是63人,这是我们的统计资料。
还有我们做了对比性的观察。我们尽管三伏贴治疗痛经,但是一般临床上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主要是在经前和经期治疗,提前5-7天,我们给服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方法是针刺、艾灸、拔罐及痛经贴综合治疗。平时做痛经时,以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时经前也治疗。我们以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行统计,专门设计了表格。三伏贴治疗寒性腹痛与经期腹痛的疗效对比,治疗组人,对照组是人,统计的结果治疗组治愈人,对照组是人,治疗组显效人,对照组是人,有效治疗组人,对照组是人,无效治疗组人,对照组是人。
年经过统计我们在中医外治杂志上发表了文章,经过对比后,我们发现三伏贴治疗痛经是有效的,尤其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我们开辟了新的手段。因为我们是专科,不像内科治疗哮喘那么多的病例,但经过几年下来,尽管我们宣传不是特别多,病人第一年治疗效果好了,第二年很多病人口碑相传过来,还有很多病人减轻了以后第二年主动来了。子宫腺肌病经过几次治疗疼痛明显缓解,这样病人也过来。我们专科特长是治不孕症,有一部分病人经过伏贴怀孕了,原来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怀孕,后续怀孕了。我们后续统计发现,有一些病人说通过伏贴治疗怀孕。我们现在有底气,伏贴治疗痛经还是有优势,有效果的。
寒性腹痛患者主要以青年女性居多,初、高中及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进行治疗。放假期间不忙也不影响学习,利用暑假期间治疗的学生很容易,依从性比较好一点。另外伏贴好处是副作用很小,仅有极个别出现过敏。我们现在经过调查,把过敏的药物剔出去,疗效好的留下来,年过敏病例仅发生2例,这样病人也比较乐意接受夏季伏贴。
5病案分析
年7月份的一个病例。一个学生,张XX,女20岁,经来腹痛6年。从初潮12岁来月经,正常行经2年后,14岁时因在经期饮用冰镇食品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痛,经色暗,有血块,得温痛减,曾口服元胡止痛片、月月舒冲剂,腹痛无明显缓解。B超检查示:子宫、附件无异常。
年时,她听别人说我们科的伏贴治疗痛经,本来我们在伏贴前十天强基固本,这个小女孩不知道,她在头伏、第二伏和末伏第一天来我院治疗。先给与针刺中极、关元、三阴交,留针15分钟,起针后在中极、关元穴处拔罐,留罐5分种,然后将痛经散用姜汁调成稀糊状摊在10×10的垫布上贴敷于中极、关元、神阙、子宫穴处。患者自觉小腹微微发热,不是特别烫,4小时后揭去,,随即小腹疼痛缓解。我们院里要求必须随访,半年进行随访,未复发。我们三个月一个周期,半年是两个周期,我们进行随访。
6心得体会
痛经病因是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并与素体、经期、以往痛经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现代研究证明,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因为寒邪,中医病机以外感寒邪而致寒湿凝滞胞宫为主。
人体是有机整体,通过经络将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根据中医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刺激穴位能激发机体固有的调节功能,使失调紊乱的机能状态得到调整,达到补虚扶正、泻实祛邪、平衡阴阳、治愈疾病的目的。三伏天阳气隆盛,肌腠疏畅,药物容易吸收,使敷贴的药物随经气运行直达病所,加上穴位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三伏贴治疗痛经的临床报道较少,但是根据我们近五年的临床病例总结,三伏贴治疗痛经与传统痛经治疗的疗效相当,然而三伏贴具有“简、便、效、验、廉”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一路走来,痛经贴尽管方法很简单,但是我们感觉还是有疗效的,手法也不断改进。比如去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些慢性盆腔炎病人,慢性小腹部疼痛,还有些病人腰疼,腰部怕冷怕凉。有一部分病人不单单贴上述几个穴位,并在腰部贴肾俞穴,贴上后比单用那几个穴位效果更好。现在每年有那么几个病人,到冬季也要求贴。
医院里有夏季伏贴,还有一个三伏贴,还有一个冬天的三九贴,贴上以后病人感觉很舒服。有的病人不吃药,来了以后你让他吃药他不乐意接受,我们也不给他吃,就是贴痛经散、拔罐等,简单几个疗法他觉得不错。有的冬天也要求贴,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炎的病人,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不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过伏贴后能够缓解症状,就是有疗效,确实效果不错。我们想在这方面主攻一下,用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怎么改进我们的药物让它有疗效。下一步我们把方法固定,就是选择透皮性效果好,并且有疗效的温热药物。不仅是4小时,怎么做才能延长到10个小时,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现在还有一点不足之处,这个药散,病人贴上小腹部以后,4个小时有人不愿意揭,药渣散了,贴里面流的哪都是。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以后,把温热延长到10个小时,是不是疗效更有所提高。不仅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有一些妇科医生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中药上透皮效果比较好的,持久性的东西能够固定下来,这对我们治疗妇科虚寒性疾病会更好一点。
这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中医妇科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的总结。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为院长在线原创。版权归院长在线和演讲者共同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