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宏,我和我们科室都是你的依靠浙江日报

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人物名片

翁心华(右一)工作中。

翁心华,年出生,乐清柳市人,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感染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等方面有着深入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年荣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终身成就奖。

童年生活梦想在这里启航

根据《乐清县志》记载,民国初年,西医传入县内。年,翁建伯、朱任之合办医院——医院。翁建伯正是翁心华的父亲。

医院前面开辟为门诊、住院楼,后面则是一家人生活的居所。排行第六的翁心华,医院里度过的。

“我从小目睹父亲治病救人的经历,当年麻疹、霍乱流行时病人的痛苦神情,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他的记忆中,医院里每天人来人往,慕名来找父亲的人络绎不绝。

当时农村卫生状况差,传染病流行,一些患者出现脱水、抽筋的症状。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他的父亲就用简陋的设备自己调配生理盐水。“现在想想挺后怕,但在当时,他确实用自制生理盐水救了很多人。”

虽然繁忙,但翁建伯对子女们的教育却非常重视,孩子们相继考上大学,从事教书、设计、研究等工作,在各领域都颇有建树。年,翁心华考上了省立温州一中(现温州中学)。在这所注重国学文化的学校里,他展现出对文学的兴趣和天分。

“如果没有学医,我可能会去读新闻。”他笑道,考大学前,老师曾建议他报考复旦大学新闻系,而他的父亲却希望他能接衣钵。从小耳濡目染,让他对医学有天生的亲近感,他毫不犹豫报考了医学专业。年,翁心华告别家乡来到黄浦江畔,就读国内著名的医学院校——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开始一步步实现他的童年梦想。

见微知著感染界的“名侦探”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翁医院传染病教研室,跟随中国感染学界奠基人戴自英、徐肇玥工作。

直到如今,每周四依然是翁心华带着科里医生、学生们查房的日子。面对疑难杂症,他总会询问再三、抽丝剥茧,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发热一个月、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人,眼睑上的小小瘀点,没能逃过翁心华的“法眼”,最终纠正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用药三天后出院;下颌骨剧痛、被诊断为骨髓炎的患者,经细致查问,发现发炎竟源于补过牙的下颌骨有异物,去除后不治而愈……因为他时常见微知著、判断准确,被大家尊称为感染界的“福尔摩斯”。

一辈子与各类感染科疾病打交道,翁心华也曾身处险境。大约是年冬天,他下工厂做肝炎防治工作,吃住都跟工人一起。任务结束后,他自己也得了肝炎,好在后来慢慢治好了。面对这些风险,他说:“即使再给一次选择机会,我还是会选择感染科,我们有自己的快乐与满足。”

从医近60年,翁心华还成为了中国医改的亲历者、推动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还没有感染病科,就叫传染病科。一字之差,但内涵大不相同。“只要是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都称为感染病,传染病只是其中一部分,这种拓宽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在翁心华和同行的积极推动下,传染科于年正式更名,医院、医院与抗生素、公共卫生中心等结合,成为“感染病学科”。

抗击疫情给张文宏打满分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受到举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pkt.com/rhzl/1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