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2-28日,第十届两江母胎医学论坛在线上如期进行。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此次会议采取线上模式举办,11月22日为生殖医学会议,11月23日-11月26日两江母胎医学及基础研究会场,每晚进行7-8场线上学术讲座,11月27-28日全天线上进行学术讲座。本次会议由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重庆医院共同主办,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协办。大会主席由重庆医院漆洪波教授、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共同担任。
11月24日是线上讲座第二天,医院马玉燕教授、医院赵先兰教授主持,分别医院马玉燕教授、医院赵先兰教授、中医院陈慧教授、南京大医院胡娅莉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红梅教授、医院杨孜教授、医院陈叙教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辑部魏正强主编进行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马玉燕教授(医院):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
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有感染、产科并发症、宫颈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主要的并发症有早产、感染、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辅助检查。超声提示羊水量明显减少、阴道排液病史、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羊水过少,可以诊断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时,妊娠孕周24周,建议引产,24-27+6周,可依据孕妇及家属意愿决定是否终止妊娠,28-33+6周可延长至34周,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密切观察母胎状况。妊娠34-36+6周90%的胎儿肺已成熟,不宜再用宫缩抑制剂保胎,研究显示,积极引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期待治疗中的监测内容包括卧床休息,抬高臀部,动态监测羊水量、胎儿情况,定期监测绒毛膜羊膜炎和临产征象,注意预防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病情稳定者可期待至34周后终止妊娠。期待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宫缩抑制剂来抑制宫缩,使用硫酸镁来保护胎儿的脑神经。要注意识别绒毛膜羊膜炎:孕妇体温≥37.8℃、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心率增快、宫底有压痛、阴道分泌物异常时,要及时的终止妊娠。赵先兰教授(医院):
胎盘植入指南相关问题解读
胎盘植入是产科非常凶险的并发症,国际上相关的指南近期均进行了更新。胎盘植入的分类有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植入。高危因素有直接手术损伤、非手术损伤、妊娠合并子宫异常或畸形、妊娠合并前置胎盘、高龄、既往多次生产史等。所有指南均认为,产前明确诊断是胎盘植入疾病管理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超声作为前置胎盘首选的监测手段,磁共振可以作为参考。患医院接受多学科团队的管理。分娩时机要平衡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风险与获益,避免急诊出血的被动局面。麻醉一般选择椎管内麻醉,必要时改为全身麻醉。手术时子宫和胎盘的处理要做到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相结合使用,必要时进行子宫切除。如果胎盘植入严重无法娩出胎盘,可以做胎盘原位的保留。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是以母儿安全为最大化为目标,避免围产期及远期并发症。胡娅莉教授(南京大医院):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解读来自南京大医院的胡娅莉教授解读了今年5月发布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所有孕妇产前筛查HBV血清学指标,孕妇HBV阴性,新生儿接种HBV苗按0-1-6方案。孕妇HBV阳性,新生儿在出生内出生12小时内肌注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注射乙肝疫苗,1、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三针疫苗。孕妇HBVDNA2x10^5IU/ml或HBeAg阳性,孕妇28-32周开始服抗病毒药物,首选替诺福韦酯,分娩当日停药,并新生儿联合接种。孕妇HBVDNA2x10^5IU/ml或HBeAg阴性,不抗病毒治疗。不因HBV阳性而剖宫产。机体情况不佳的足月儿或早产儿,如果母亲是乙肝患者,需要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待机体状况稳定后再接种疫苗。鼓励母乳喂养。家庭其他成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新生儿最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产后7-12个月检测新生儿HBV血清学指标。王红梅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胎盘发生与妊娠建立和维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王红梅教授介绍了胎盘发育过程的基础研究内容。胎盘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人类胎盘包含多种细胞类型,有胎盘滋养层细胞、造血干细胞、内皮细胞、免疫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羊膜、脐带,胎盘绒毛模板MSC具有不同生物学性质及临床应用前景。目前研究的热点是临床级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的研发制备。干细胞治疗卵巢功能不全小鼠模型中,干细胞培养上清可以保护小鼠损伤卵巢,因此干细胞可以治疗卵巢功能不全患者。胎盘领域重要科学问题有胎盘细胞最早何时在胚胎中出现、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内组织与胚外组织的关系、胎盘细胞如何介导半异体胚胎与子宫建立的联系、胎盘是如何形成的、胎盘如何发挥功能确保成功的妊娠、胎盘发育异常会引起孕妇得什么病、胎盘里有哪些可以用于疾病治疗的有用细胞等。针对这些问题,王红梅教授进行了详细的成果展示和前景展望。王红梅教授用精彩纷呈的基础研究成果和精美的微观图片,向大家展示了胎盘发育过程中的奥秘,让广大的临床工作者感觉耳目一新,学术讲座结束后纷纷留言表示意犹未减。杨孜教授(医院):妊娠期高血压问题的管理重度高血压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心功能衰竭、脑出血、慢性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对于子痫前期或者子痫,降低风险获得成功临床结果,需要对严重的高血压进行适当和迅速的管理。妊娠期重度高血压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对于妊娠期重度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选择和给药途径应优于其他药物,主要是根据处方医生对该药的经验、药物成本和当地的情况决定。不建议使用利尿剂,尤其是噻嗪类药物来预防子痫前期及及并发症。当平均动脉压≥mmHg时,脑血管失去自主调节功能,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应该积极降压。控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压有利于降低重度高血压发生,有利于降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对于胎儿生长发育并无影响。子痫前期的预警征兆包括水肿、体重过增、血压异常波动以及低蛋白血症。血压变异性是独立于平均血压外的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重度高血压的降压处理要求每10-15分钟测一次血压,如果血压没有达标,应该增加药物的剂量,持续重复静脉给药,直至血压达标。降压的一线药物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肼苯哒嗪,二型药物是乌拉地尔,尼卡地平。降压治疗时需要严密观察母儿状况,及时终止妊娠。陈叙教授(医院):分娩相关抗生素预防使用产科相关感染的类型主要是手术部位的感染。用药时间延迟会减少预防用药的益处。预防性抗生素的目的是预防感染。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必须在可能的感染发生、潜在可能发生微生物污染时,使组织达到治疗水平的药物浓度,通常要持续一段时间。药物的要选择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作用时间长、价格适中,并且应针对可能的细菌病原体。手术部位的感染是外科手术患者中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占38%,发生率2-5%,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术前及时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及术中谨慎操作。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广谱抗生素比窄谱抗生素更能降低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的发生率。头孢唑啉是很多手术的首选药物,也是研究最广泛的抗生素,在抗生素预防中疗效确切。剖宫产是发生产后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临产后的剖宫产。临产后的剖宫产未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概率是28%,使用抗生素之后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概率低于3%。建议对所有剖宫产女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非其已接受了广谱抗生素,否则应在剖宫产开始前60分钟内预防给药。如果无法按照这一推荐实施预防,应在切皮后尽快实施抗生素预防。切皮前1小时以上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与切皮1小时内相比,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增加一倍。新生儿断脐前给予抗生素较断脐后给予抗生素,感染发生率降低,建议断脐前给予抗生素。我国年卫生部下发了《剖宫产手术围手术及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建议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为确保达到充足的血清和组织抗生素浓度,对于持续时间超过两个药物半衰期的手术以及出血量超过ml的手术应该在术中重复给药。建议对于肥胖患者增加预防性抗生素的剂量。应在剖宫产术前使用酒精溶剂进行皮肤清洁,可选择氯已定。胎膜完整的早产患者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延长孕周。宫颈环扎患者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目前尚无定论。不推荐在阴道手术助产前常规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抗生素预防是否适用于其他产科操作,例如人工胎盘剥离、宫腔球囊填塞或刮宫术,未作明确的推荐。
魏正强主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辑部):妇产科论文的资料整理与方法选择科研论文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因素包括信息捕捉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归纳梳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选题科研选题的“3I”原则是交叉、整合、创新,注意